γ射線天文學

γ射線天文學

在γ射線波段觀測與研究天體和其他宇宙物質的天文學分支。

γ射線天文學是20世紀6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它研究來自銀河系內外的γ射線波段電磁輻射。在電磁波譜中,γ射線波段的能量最高,覆蓋的波段最寬,攜帶著天體的豐富的信息,成為研究宇宙天體的一個獨特的波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γ射線天文學
  • 外文名:γ-rayastronomy
起源與發展,起源,發展,研究的難點,研究內容,探測裝置,

起源與發展

起源

眾所周知,放射性現象是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首先發現的,他當時用α、β、γ來表示有三種性質不一的射線,其中了射線所帶的能量最大。現在人們已經證明,它也是電磁波之一:宇宙中也有多種天體會有γ射線發出,1958年有人指出,至少如超新星之類的天體會有較強的丫射線輻射,而且,這種輻射本身必然還帶有該天體內部的寶貴信息,從而提出“γ射線天文學”的概念。
γ射線天文學
儘管了射線天文學的起步並不比α射線天文學晚,但由於觀測上及儀器上的困難,使它的發展目前很難與α射線天文學相提並論。γ射線所攜帶的高能量使它更加無法成像,所以有關衛星上的γ射線探測器,都是那些陌生的“火花室”、“粒子計數器”之類研究基本粒子時所用的儀器,它們只能記錄下了射線的強度,因而所得資料甚少。
雖然,最早的天體γ射線資料出現並不遲,1958年人們已經得到了有關太陽的γ射線資料,可它十分粗糙,只是說明了太陽有γ射線發出而已。13年之後,美國發射了“軌道太陽觀測站-7”衛星,正是靠了它的努力,人們才於1972年8月間,得到了兩次有關太陽活動發出的γ射線。真正讓它登堂入室的,則是1973年發生在太空中的一次偶然事件。
當時世界正處於冷戰時代,兩個超級大國虎視眈眈,軍備競賽有增無減。為了監視前蘇聯是否違約,偷搞地下核試驗,美國從60年代開始,向太空發射了一系列“核爆炸檢測衛星”——這12顆衛星又稱“維拉”( VELA)。這些衛星重136-260千克,運行的高度在9~12萬千米間。1973年,“維拉”意外地收到了一次γ射線爆發,但經測定表明,它遠在太陽系之外,故與前蘇聯無關。雖然爆發的時間很短,但換算下來,其能量高達l032~1033瓦——是太陽總能量的幾十萬至幾百萬倍!如此驚人的能量當然不能等閒視之,於是,γ射線天文學也就應運而生。

發展

γ射線爆發總是那么驚天動地,1979年3月5日,衛星上記錄到了一次歷時只有0.1秒的γ射線爆發,這曾經是當時許多報刊的頭號新聞。因為那時天文學家認為,由於該爆發源遠在大麥哲倫星系內,所以換算下來,它所釋放出來的總能量高達5×1037焦耳——與1700億個太陽相當,或者說,在短短的0.1秒鐘內,它所發出的能量竟然抵得上5000多年間太陽的總能量,豈非要讓人嚇一大跳。
天文學上,人們常把“γ射線爆”記為GRB再加上爆發的時間,如“GRB 971224”就是發現於1997年12月24日的γ射線爆,那也是了不得的大爆發,同時被兩顆衛星所記下:一是美國1991年發射的“γ射線天文台”(GRO),另一顆衛星是義大利與荷蘭聯合研製的。而據稱,這次爆發更勝於前次,以致美國天文學家形容它是“宇宙中發生過的最強的爆炸,”他們說,“有那么一二秒鐘,它至少有10億個銀河系那么亮!”甚至還有人說:“在它周圍200千米的範圍內,出現了宇宙大爆炸之後千分之一秒的早期宇宙環境。”——與此相比,1979年的那次爆發(GRB 790305),只在1/10秒鐘內與一個銀河系相當而已。我們真要額手相慶,多虧它位於120億光年的宇宙邊陲,如果發生在我們的銀河系內,整個太陽系也就可能會從此不復存在了。
正因為了射線天文學發展比較緩慢,那些γ射線天文台或相關衛星就能大有作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美國的“γ射線天文台”,它與“哈勃太空望遠鏡”(HST)、“高級X射線望遠鏡”( AXAF)及“紅外天文衛星”(WIRF),合稱為空間探測的“四大天王”。這架重17噸的γ射線天文台耗資達6.2億美元,另外,要維持它正常運行的費用是一天8.2萬美元。代價不菲,但成果是巨大的。它上面的4台主要儀器重達6噸,所有的設備既可各自為戰,又能聯合行動,乃是人類第一台同時具有光譜和定位能力的了射線探測器。正是它這種優越的性能,才使“GRB 971224”能迅速得到確切的結論(而“GRB 790305”當時就有很大爭議)。再說,它上天后,先用了1年多的時間繪出了一幅全天γ射線天圖,使人們所知的γ射線源猛增了幾十倍,新發現至今還時有傳來。
它的成功也使美國航天局雄心勃勃,他們準備馬上著手把一台更高級的“高能瞬態實驗裝置-2”(HFTE -2)送上太空,在2005年則有發射“γ射線大範圍太空鏡”( GLAST)的計畫……讓人見到了它那光輝燦爛的前景。

研究的難點

γ射線的高能量、低吸收曾使天體物理學家發生極大的興趣,但也正是山於它的這一特性,使實驗探測遇到了許多困難。與X射線天文學相比,γ射線天文學的實驗發展是緩慢的。所遇到的困難主要是:天體中的輻射過程,通常隨能量的上升流強下降得很快。這就使丁射線通量比X射線小得多。這一點幾乎就排除了火箭探測的可能性。因為火箭的工作時間是幾分鐘,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是不可能記錄到足夠統計量的光子的,而宇宙線的存在,使我們必須在大本底下探測極弱的γ射線。例如在近地空間,能量大於1千電子伏的X射線的強度是15個/厘米2·秒·立體角,這比中緯度的荷電粒子強一百倍。但能量大於50兆電子伏的光子強度是4X10-6/厘米·秒·立體角,這比荷電粒子弱四百倍。這就要求我們的了射線探測器要有足夠高的探測效率,足夠大的幾何因子和夠長的工作時間。但是,衛星上的儀器在重量和大小上都很受限制,而火箭、氣球觀測常因大氣次級丁射線及探測器本底γ射線的混入而不成功。加之,γ射線的高穿透性,使γ探測器準直系統難以設計。這一切,使得早期γ射線實驗不能取得有意義的結果。

研究內容

太陽系γ射線
人們已觀測到太陽和月亮上的γ射線,並且認為太陽γ射線是太陽耀斑中被加速的高能粒子產生的,而月亮的γ射線則來自銀河系宇宙線與月面的相互作用,以及長壽命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的蛻變。
γ射線天文學
皮特森和溫克勒早在1959年就利用氣球首次觀測到太陽耀斑的γ射線。1969年奈蓋斯小組也報導了他們在1967年4月29日的IN耀斑出現後十分鐘,記錄到3—10兆電子伏的甲射線有八倍的增長,期間還伴以小的射電爆發。此後類似的事件時有報導。
對太陽γ譜線的首次成功觀測是庫帕組做出的,他們利用軌道太陽觀測站7號衛星上的碘化鈉譜儀,探測到1972年8月的二次大太陽耀斑期間發射的0.511兆電子伏、2.22兆電子伏、4.44兆電子伏以及6.13兆電子伏譜線,這些譜線以及另外的核退激譜線,後來也被高能天文觀測站1號和3號,以及太陽活動最大年探測衛星上的探測器在太陽耀斑期間觀測到。這說明,那裡有正、負電子湮滅過程以及中子俘獲等過程發生。
裝在阿波羅15、16號衛星上的碘化鈉譜儀,已測到月面上矽、氧、鐵、鎂、鋁和鉀等元素的譜線,顯示出這些元素的相對豐度及區域性變化。從這些資料,人們可以推知月面上的成分及其熱演化歷史,其結果與月岩樣品分析相一致。用類似的方法,應該也能測出具有稀薄大氣的行星表面的成分,像水星、火星的表面成分。
銀面及銀心方向的瀰漫γ射線
這方向的γ射線已先後被太陽軌道觀測站3號和小天文衛星2號所觀測到.觀測結果所表明大於100兆電子伏的γ射線來自銀盤銀心
一般認為這裡的高能了射線是宇宙線粒子與介質作用的產物,而低能γ射線,則是宇宙線電子作用的結果。這也許能提供探測宇宙線粒子在銀河系中分布的方法。譬如探測10-30兆電子伏的γ射線分布,可以導出電子的分布,而探測高能γ射線可以推測出宇宙線粒子的銀河系分布。當然,在對核子和電子分布做出確切估計時,必須知道銀河系的物質分布。這就需要射電、光學和X射線等幾個波段的聯合觀測。
自1970年以來,銀心區域的0.511兆電子伏譜線被一系列的氣球實驗觀測到,後來又被高能天文台3號所證實並進行了詳細研究。最近發表高能天文台3號觀測結果表明,該譜線的半高度的全寬度小於2,5千電子伏,在半年之內它的強度由1.8X10-8光子/厘米2·秒降到0.65X10-8光子/厘米2·秒。從而提供了該發射源的位置和大小的詳細情報。

探測裝置

首次在高空上探測到γ射線是由克勞夏等人在1972年做出的。他們利用放在“軌道太陽觀測站3號"上的γ射線探測器,測到了來自銀盤的能量大於50兆電子伏的γ射線,並發現這一發射在銀心方向有一極大值。
在γ射線天文學觀測起過重要作用的衛星有:宇宙號208和264,軌道地球物理觀測台5號,太陽軌道觀測站3號和7號,而小天文衛星2號上的γ望遠鏡達到了幾度的角分辨,它對銀面、銀心區域的丫射線發射進行了更加詳細的觀測。1975年8月8日進入軌道的歐洲宇宙衛星B,發現了25個分立的γ射線源,並發現了長周期的只有γ射線發射的脈衝天體。而後來的高能天文觀測站1號和3號,對γ射線源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觀測,太陽活動最大年探測衛星則對太陽耀斑的γ譜線進行了詳細研究。其它的非專用於γ射線探測衛星及大量的氣球實驗,都對γ射線天文學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現在,我們已觀測到若干γ譜線,分立的γ射線源,確認了瀰漫γ射線背景的存在,積累了近百個γ射線暴事例,這一切,使γ射線天文學從開發階段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