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NO. 515作者:傲慢的上校  製圖:聽風者

中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分南北方。淮河發源於河南南陽桐柏山,自西向東流經湖北、河南、安徽和江蘇,本應注入黃海,但我們發現,淮河在流入洪澤湖後便消失匿跡,沒有了彎彎曲曲的自然河道,取而代之的是幾條平直的人工河道,為什麼淮河沒有自然的入海口?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淮河穿城而過的安徽蚌埠南北方分界線標誌。圖源.wiki。

黃河奪淮入海


淮河北面是黃河,南面是長江,長江河道穩定,江淮不犯,但黃河卻自古以來脾氣多變,經常侵擾淮河。

北宋末年之前,黃河由渤海灣入海,清鹹豐五年以後,黃河由山東利津入海。而在這之間長達七百多年間,淮河由江蘇入海,從金元至明嘉靖後期,黃河下遊河道分成數股“匯淮入海”;明嘉靖後期至清鹹豐四年,黃河下遊河道單股“匯淮入海”。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現在黃河入海口山東東營墾利。圖源.wiki。

南宋建炎二年(1128),金兵大舉南下,北宋東京留守杜充命人在今河南滑縣以西扒開黃河河堤,使黃河東流,在今山東巨野、嘉祥一帶匯入泗水,再由泗入淮,奪淮入海。此後,黃河下游分為數股匯淮入海,幹流逐漸南擺,主河道進入今江蘇境內。元至正十一年(1351),水利專家賈魯採用疏塞並舉、先疏後塞的方法,對黃河進行治理,形成了一段從河南封丘至徐州奪淮入海的黃河故道。明嘉靖年間,出於治河需要,黃河南岸諸口被堵塞,“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此後一直到清鹹豐年間的三百多年時間裡,黃河大部分時間保持在今廢黃河一線,曾經多股入海的黃河,演變為單股匯淮入海。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黃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圖源.wiki。

清鹹豐五年(1855)六月,黃河在河南蘭陽古銅瓦廂決口,分成三股洪水,在山東壽張縣張秋鎮穿運河,匯入大清河,由利津入海。黃河下游主幹道結束了七百多年來奪淮入海的歷史。

洪澤湖鬱積成災


受黃河長期奪淮入海的影響,古濟河、鉅野澤和梁山泊逐漸消失,原淮河中游窪地匯積黃河水,在盱眙以東瀦水,原來的小湖擴大形成洪澤湖、南四湖和駱馬湖等新湖泊。淮河下遊河床被泥沙淤積抬升,形成“兩頭高、中間低”的奇特地形,致使淮河無法從廢黃河河道入海,整個淮河水系紊亂,排水不暢,造成“小雨小災、大雨大災,無雨旱災”的局面。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江蘇漣水廢黃河。圖源.wiki。

整個淮河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以廢黃河為界,分為淮河和沂沭泗河(即淮河北部四條支流沂河、沭河和泗河)兩大水系,面積分別為19萬平方公里和8萬平方公里。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為621億立方米,其中淮河水系453億立方米,沂沭泗水系168億立方米。洪澤湖大堤建成後,河床隨著頻繁的洪澇災害而逐步抬高,洪澤湖逐漸變大至2069平方公里,致使大堤面臨巨大壓力,其下游的里下河地區成為主要泄洪區。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洪澤湖大堤。圖源.wiki

黃河奪淮初期的12世紀、13世紀,淮河平均每百年發生水災35次,16世紀至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50年間,平均每百年發生水災94次。其中比較嚴重的當屬光緒三十二年的淮河水災,據記載“難民通共不下千萬,其被災處所,廣袤約四千里,實為近數十年水災中之最巨者。”無可餬口的災民,“四散覓食,甚至賣兒鬻女者,日有所聞。餓殍在途,流亡滿邑”。

明代潘季馴主持治水,在洪澤湖周邊築堤,蓄納淮河來水,企圖“蓄清刷黃”(用淮河水刷深黃河入海河段)維持漕運,但未達到預期效果。後來,楊一魁把淮河洪水分入運河,並由芒稻河入長江,是為導淮入江的開始。

此後歷代都曾為治理淮河做過一些努力,但近七百年內,淮河治理僅以疏浚為主,輔以小型水利工程,無法從根本上治理水患

淮河人工入海


1950年夏,淮河流域陰雨連綿20多天,淮河中上游支流堤防先後決堤。淮北二十個縣、淮南沿岸七個縣均被淹。被淹農田總計三千一百餘萬畝,占皖北全區二分之一多。受災人口共九百九十餘萬,約占皖北人口的一半。

洪澇災害嚴峻,治理淮河刻不容緩。在我國政府組織下,1951年11月2日開工,1952年5月10日竣工,共上工119萬人次,僅82個晴天,便修成了西起洪澤湖邊的高良澗,東至扁擔港口入海,全長168公里的蘇北灌溉總渠完工,宣洩能力為800立方米/秒,自此,淮河人工入海。極大緩解了淮河洪澇壓力。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表明了我國治理淮河的決心。圖源.wiki。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高良澗。圖源.淮委會官網。

此後,我國始終秉持“蓄泄兼籌”的方針治理淮河,上遊興建水庫攔蓄洪水,中游利用湖泊窪地滯蓄洪水,整治河道承泄洪水,下游擴大入江入海能力下泄洪水,基本建成了防洪除澇減災工程體系。除了蘇北灌溉總渠,國家還整改了淮河入江水道,修建了淮沭新河使得淮河從新沂河入海、修建了淮河入海水道。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1956年,國家整改了形成於清朝的淮河入江水道。整改後,河道長158公里,自三河閘起,經高郵湖,在三江營注入長江。淮河入江水道為淮河下游最大泄洪河道,最大泄洪量12000立方米/秒,可將淮河上中游70%以上的洪水匯入長江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三河閘。圖源.淮安市洪澤區政府官網。

為了減輕北部支流沂沭泗河對於淮河的壓力,國家又修建了新沭河和新沂河,使其抄近道東奔入海。1958年-1960年新辟溝通淮河和新沂河的淮沭新河。淮沭新河南從洪澤湖二河閘引水,穿新沂河,最終到達燕尾港,全長173公里,泄水量3000立方米/秒。使得淮河北上從江蘇連雲港沿岸入海。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新沭河。圖源.淮委會官網。

1999年,國家在蘇北灌溉總渠的北部,動工修建了與總渠平行的淮河入海水道,2006年全面竣工,河道起於淮河下游洪澤湖東二河閘,在淮安區境內與京杭大運河、在濱海縣境內與通榆河立體交叉,在扁擔港入黃海,全長163.5公里,河道寬750米,深約4.5米。2022年,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開工,按照設計行洪流量7000立方米/秒標準,擴挖全線深槽,加高加固兩岸堤防,擴建工程沿線5座樞紐建築物,把原有的這條入海水道拓寬、深挖,相當於把車道拓寬,把兩車道變六車道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二河閘。圖源.淮委會官網。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淮河人工樞紐“水上立交橋”。圖源.淮委會官網。

經過多年治淮的積累,淮河已經形成了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沭新河和淮河入海水道四條入海通道,自黃河奪淮入海,又轉身北上,八百多年多年後,淮河終於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

今天的淮河,養活了1.91億人,流域耕地面積約2.21億畝,約占全國耕地面積11%,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6,提供的商品糧約占全國的1/4。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又回到了“江淮熟,天下足”。圖源.安徽省農業廳官網。

翻開《禹貢》這樣的地理著作,我們能看到“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于海”的論述,說明春秋時期淮河還能自主入海,但經歷長達七百年的黃河奪淮入海後,淮河已經失去了”自理能力“。新中國一系列人工入海工程的實施,不僅解決了淮河入海問題,還拓寬了航運,增加了灌溉,使得淮河變害為利,充分說明了人能根據客觀規律,改造世界這一道理的正確性。

淮河為什麼沒有入海口?

參考資料:淮河概況.淮河水利委員會;明清時期淮河水患與生態、社會關係研究.南京農業大學;盤點那些被歷史記住的淮河大洪水.中國氣象局*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