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學通Visual Basic(第5版)

21天學通Visual Basic(第5版)

《21天學通Visual Basic(第5版)》

極具影響力原創計算機編程圖書,叢書暢銷10年!程式設計師案頭手冊,只需21天輕鬆學通編程技能!

馬軍 編著

ISBN 978-7-121-33629-4

2018年3月出版

定價:59.80元

412頁

16開

基本介紹

  • 書名:21天學通Visual Basic(第5版)
  • 作者:馬軍
  • ISBN:978-7-121-33629-4
  • 頁數:412
  • 定價:59.8
  • 出版時間:2018-3
  • 開本:16
編輯推薦
基礎知識→核心技術→典型實例→綜合練習→項目案例,輕鬆上手與提高。全面掌握Visual Basic只需21天!
細緻體貼的知識點講解;
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模式;
科學合理的學習計畫設計;
直觀生動的多媒體教學視頻;
完善貼心的技術支持!
內容提要
《21天學通Visual Basic(第5版)》主要針對沒有程式設計基礎的讀者,詳細介紹了Visual Basic的基本概念和編程技術,是Visual Basic的入門教程。書中通過大量的範例及綜合練習來介紹Visual Basic的基本概念、語言特點、基本程式設計方法,以及應用程式的設計步驟。本書在內容講解上力求形象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能夠較輕鬆地理解基本概念。通過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自己動手編程,讀者可以快速掌握Visual Basic基本的和最新的程式設計方法。
《21天學通Visual Basic(第5版)》共分21章,主要內容包括Visual Basic集成開發環境、Visual Basic語言基礎、程式控制結構、數組、過程和函式、應用程式用戶界面、控制項、選單、檔案系統、圖形與圖像、多媒體技術、網路通信技術、API函式套用、ActiveX控制項、程式的調試與除錯、資料庫系統與SQL語言、ADO資料庫編程、VB資料庫控制項編程、數據報表技術,以及綜合案例開發等內容。
《21天學通Visual Basic(第5版)》既適合沒有編程基礎的Visual Basic初學者作為入門教程,也可作為各類Visual Basic開發者的參考書籍。
目錄
第1章 JavaScript概述
1.1 初識JavaScript
1.1.1 理解JavaScript的歷史
1.1.2 JavaScript標準
1.1.3 JavaScript的現況
1.1.4 JavaScript的發展趨勢
1.2 簡單的腳本語言
1.2.1 認識腳本語言
1.2.2 腳本語言的分類
1.2.3 JavaScript的作用
1.2.4 JavaScript和其他語言的異同
1.2.5 JavaScript與Java的異同
1.3 第一個JavaScript程式
1.3.1 預備知識
1.3.2 選擇JavaScript編輯器
1.3.3 編寫“Hello World”程式
1.3.4 瀏覽器對JavaScript的支持
1.4 注意事項
1.4.1 大小寫敏感
1.4.2 注意空格與換行
1.4.3 分號可有可無
1.5 小結
1.6 習題
第2章 數據類型
2.1 基本數據類型
2.1.1 字元串型數據
2.1.2 深入理解字元串
2.1.3 使用數值型數據
2.1.4 使用布爾型數據
2.2 複合數據類型
2.2.1 常用內置對象
2.2.2 常用日期對象
2.2.3 理解全局對象
2.2.4 常用數學對象
2.2.5 常用字元串對象
2.2.6 掌握數組對象
2.3 其他數據類型
2.3.1 使用函式
2.3.2 使用空值
2.3.3 使用不確定的類型
2.4 數據類型的轉換
2.4.1 隱式類型轉換
2.4.2 顯式類型轉換
2.5 小結
2.6 習題
第3章 變數和常量
3.1 常量
3.1.1 常量分類
3.1.2 使用常量
3.2 變數
3.2.1 什麼是變數
3.2.2 如何定義變數
3.2.3 變數的命名
3.2.4 變數的作用範圍
3.2.5 變數的用途
3.3 JavaScript關鍵字詳解
3.4 小結
3.5 習題
第4章 表達式與運算符
4.1 什麼是表達式
4.2 什麼是運算元
4.3 運算符概述
4.3.1 什麼是運算符
4.3.2 運算元的分類
4.4 算術運算符簡介
4.4.1 加法運算符
4.4.2 減法運算符
4.4.3 乘法運算符
4.4.4 除法運算符
4.4.5 取模運算符
4.4.6 負號運算符
4.4.7 正號運算符
4.4.8 遞增運算符
4.4.9 遞減運算符
4.5 關係運算符簡介
4.5.1 相等運算符
4.5.2 等同運算符
4.5.3 不等運算符
4.5.4 不等同運算符
4.5.5 小於運算符
4.5.6 大於運算符
4.5.7 小於或等於運算符
4.5.8 大於或等於運算符
4.5.9 in運算符
4.5.10 instanceof運算符
4.6 字元串運算符簡介
4.7 賦值運算符簡介
4.8 邏輯運算符簡介
4.8.1 邏輯與運算符
4.8.2 邏輯或運算符
4.8.3 邏輯非運算符
4.9 位運算符簡介
4.9.1 位與運算符
4.9.2 位或運算符
4.9.3 位異或運算符
4.9.4 位非運算符
4.9.5 左移運算符
4.9.6 帶符號右移運算符
4.9.7 高位補0右移運算符
4.10 其他運算符
4.10.1 條件運算符
4.10.2 new運算符
4.10.3 void運算符
4.10.4 typeof運算符
4.10.5 對象屬性存取運算符
4.10.6 數組存取運算符
4.10.7 delete運算符
4.10.8 逗號運算符
4.10.9 函式調用運算符
4.10.10 this運算符
4.11 掌握運算符的優先權
4.12 小結
4.13 習題
第5章 控制語句
5.1 使用選擇語句
5.1.1 if選擇語句
5.1.2 if-else選擇語句
5.1.3 if-else-if選擇語句
5.1.4 switch多條件選擇語句
5.1.5 選擇語句綜合示例
5.2 使用循環語句
5.2.1 for循環語句
5.2.2 while循環語句
5.2.3 do-while循環語句
5.2.4 for-in循環語句
5.2.5 break和continue跳轉語句
5.2.6 循環語句綜合示例
5.3 使用異常處理語句
5.3.1 try-catch語句
5.3.2 try-catch-finally語句
5.3.3 throw語句
5.3.4 異常處理語句綜合示例
5.4 小結
5.5 習題
第6章 函式
6.1 函式的功能
6.2 函式的定義
6.2.1 函式的普通定義方式
6.2.2 函式的變數定義方式
6.2.3 函式的指針調用方式
6.2.4 認識函式參數
6.2.5 認識arguments對象
6.3 函式返回類型
6.3.1 值類型
6.3.2 引用類型
6.3.3 使用返回函式
6.4 函式的分類
6.4.1 構造函式
6.4.2 有返回值的函式
6.4.3 無返回值的函式
6.5 函式的作用域
6.5.1 公有函式的作用域
6.5.2 私有函式的作用域
6.5.3 使用this關鍵字
6.6 小結
6.7 習題
第7章 數組
7.1 數組簡介
7.1.1 簡單介紹數組的概念
7.1.2 認識數組元素
7.1.3 掌握多維數組
7.2 如何創建一個數組
7.2.1 創建空數組
7.2.2 指定數組長度創建新數組
7.2.3 指定數組元素創建新數組
7.2.4 直接創建新數組
7.3 數組元素的基本操作
7.3.1 提取數據——讀取數組元素
7.3.2 添加數據——添加數組元素
7.3.3 刪除數據——刪除數組元素
7.3.4 詳解數組元素的個數
7.4 數組對象的常見操作
7.4.1 字元轉換——數組轉換為字元串
7.4.2 字元連線——數組元素連線成字元串
7.4.3 數據添加——在數組尾部添加元素
7.4.4 數據更新——刪除數組的最後一個元素
7.4.5 刪除數據——移除數組頂端的元素
7.4.6 添加數據——在數組頭部添加元素
7.4.7 擴充數組——添加元素並生成新數組
7.4.8 更新移動數據——刪除、替換或插入數組元素
7.4.9 生成特定數據——獲取數組中的一部分元素
7.4.10 置換數據——顛倒數組元素的順序
7.4.11 數據排序——對數組元素進行排序
7.4.12 數據轉換——將對象轉換為本地字元串
7.5 小結
7.6 習題
第2篇 對象篇
第8章 JavaScript面向對象基礎
8.1 面向對象概念
8.1.1 面向對象中的語言
8.1.2 對象的構成方式
8.2 對象套用
8.2.1 詳解對象聲明和實例化
8.2.2 詳解對象的引用
8.2.3 詳解對象的廢除
8.2.4 詳解對象的早綁定和晚綁定
8.3 JavaScript的對象層次
8.3.1 JavaScript對象模型結構
8.3.2 客戶端對象層次簡單介紹
8.3.3 瀏覽器對象模型詳解
8.4 事件驅動與事件處理
8.4.1 詳解事件與事件驅動
8.4.2 掌握事件與處理代碼關聯
8.4.3 函式調用事件
8.4.4 代碼調用事件
8.4.5 掌握設定對象事件的方法
8.4.6 掌握顯式調用事件處理程式
8.4.7 事件處理程式的返回值
8.4.8 事件與this運算符
8.5 常用事件
8.5.1 詳解瀏覽器事件
8.5.2 詳解滑鼠移動事件
8.5.3 詳解滑鼠單擊事件
8.5.4 詳解載入與卸載事件
8.5.5 詳解得到焦點與失去焦點事件
8.5.6 詳解鍵盤事件
8.5.7 詳解提交與重置事件
8.5.8 詳解選擇與改變事件
8.6 小結
8.7 習題
第9章 視窗和框架
9.1 window對象
9.1.1 認識window對象
9.1.2 認識window對象的使用方法
9.2 window對象事件及使用方法
9.2.1 裝進去—裝載文檔
9.2.2 卸下來—卸載文檔
9.2.3 焦點處理——得到焦點與失去焦點
9.2.4 調整視窗的大小
9.2.5 對錯誤進行處理
9.3 對話框
9.3.1 過濾錯誤——警告對話框
9.3.2 信息確認——詢問對話框
9.3.3 信息錄入——輸入對話框
9.4 狀態欄
9.4.1 詳解狀態欄
9.4.2 認識默認狀態欄信息
9.4.3 認識狀態欄瞬間信息
9.5 視窗操作
9.5.1 打開一個新視窗
9.5.2 認識視窗名字
9.5.3 如何關閉視窗
9.5.4 對視窗進行引用
9.5.5 對文檔進行滾動
9.6 逾時與時間間隔
9.6.1 對代碼延遲執行
9.6.2 認識周期性執行代碼
9.6.3 停止執行周期性執行代碼
9.6.4 取消延遲執行的代碼
9.7 框架操作
9.7.1 框架簡介
9.7.2 詳解父視窗與子視窗
9.7.3 詳解視窗之間的關係
9.7.4 認識視窗名字
9.8 小結
9.9 習題
第10章 螢幕和瀏覽器對象
10.1 認識螢幕對象
10.1.1 利用螢幕對象檢測顯示器參數
10.1.2 利用螢幕對象檢測客戶端顯示器的螢幕解析度
10.1.3 利用螢幕對象檢測客戶端顯示器螢幕的有效寬度和高度
10.1.4 利用螢幕對象進行網頁開屏
10.2 認識瀏覽器對象
10.2.1 獲取瀏覽器對象的屬性值
10.2.2 MimeType對象和Plugin對象詳解
10.2.3 瀏覽器對象的javaEnabled方法詳解
10.3 小結
10.4 習題
第11章 文檔對象
11.1 文檔對象概述
11.1.1 初識文檔對象
11.1.2 詳解文檔對象的使用方法
11.1.3 對標籤中的值進行引用
11.1.4 詳解引用文檔中對象的方法
11.2 文檔對象的套用
11.2.1 美化連結——設定超連結的顏色
11.2.2 美化網頁——設定網頁背景顏色和默認文字顏色
11.2.3 設定文檔信息
11.2.4 如何在標題欄中顯示滾動信息
11.2.5 如何防止盜鏈
11.2.6 詳解在網頁中輸出內容
11.2.7 詳解在其他文檔中輸出內容
11.2.8 詳解輸出非HTML文檔
11.2.9 認識文檔中的所有HTML元素
11.2.10 如何引用文檔中的HTML元素
11.2.11 如何引用文檔元素中的子元素
11.3 圖像對象
11.3.1 圖像對象概述
11.3.2 如何創建和使用圖像對象
11.3.3 掌握圖像對象的onerror事件
11.3.4 掌握顯示圖片的信息
11.3.5 對圖片進行置換
11.3.6 認識隨機圖片
11.3.7 動態改變圖片大小
11.4 連結對象
11.4.1 連結對象簡介
11.4.2 掌握感知滑鼠移動事件
11.4.3 對一個網頁上的所有超連結進行查看
11.4.4 認識翻頁程式
11.4.5 認識網站目錄
11.5 錨對象
11.5.1 錨對象簡介
11.5.2 認識錨對象與連結對象的區別
11.5.3 巧建文檔索引
11.6 小結
11.7 習題
第12章 歷史對象和地址對象
12.1 歷史對象
12.1.1 歷史對象簡介
12.1.2 如何前進到上一頁和後退到下一頁
12.1.3 如何實現頁面的跳轉
12.2 地址對象
12.2.1 URL對象簡介
12.2.2 如何獲取指定地址的各個屬性值
12.2.3 如何載入新網頁
12.2.4 如何獲取參數
12.2.5 如何裝載新文檔與重新裝載當前文檔
12.2.6 如何刷新文檔
12.2.7 如何載入新文檔
12.3 小結
12.4 習題
第13章 表單對象和表單元素
13.1 表單對象概述
13.1.1 表單對象簡介
13.1.2 對大小寫進行轉換
13.1.3 表單的提交和重置
13.1.4 回響表單的提交和重置
13.2 表單對象的套用
13.2.1 如何進行表單驗證
13.2.2 認識循環驗證表單
13.2.3 掌握設定表單的提交方式
13.2.4 認識重置表單的提示
13.2.5 如何不使用提交按鈕來提交表單
13.3 表單元素
13.3.1 表單元素簡介
13.3.2 表單元素的命名方式
13.4 文本框
13.4.1 認識文本框的創建方式
13.4.2 如何查看文本框的屬性值
13.4.3 如何動態跟蹤文本框中輸入的文字個數
13.4.4 如何限制文本框中輸入的字數
13.4.5 如何自動選擇文本框中的文字
13.5 按鈕
13.5.1 按鈕簡介
13.5.2 按鈕創建方式簡介
13.5.3 認識網頁調色板
13.5.4 如何改變多行文本框的大小
13.6 小結
13.7 習題
第14章 腳本化cookie
14.1 cookie對象簡介
14.1.1 什麼是cookie對象
14.1.2 cookie的作用和檢測用戶瀏覽器是否支持cookie
14.2 如何創建與讀取cookie
14.3 如何獲取cookie的值
14.4 認識cookie的編碼
14.5 掌握cookie的生存期
14.6 掌握cookie的路徑和域
14.7 了解cookie的安全性
14.8 掌握使用cookie的注意事項
14.9 小結
14.10 習題
第3篇 高級技術篇
第15章 JavaScript與XML技術
15.1 XML簡介
15.1.1 針對XML的API概述
15.1.2 認識節點的層次
15.1.3 掌握特定語言的文檔模型
15.2 使用DOM
15.2.1 巧妙訪問相關的節點
15.2.2 巧測節點類型
15.2.3 簡單處理節點的屬性
15.2.4 如何訪問指定節點
15.2.5 如何創建新節點
15.2.6 如何修改節點
15.3 HTML DOM特性
15.3.1 讓特性像屬性一樣
15.3.2 認識表格相關特性
15.4 遍歷DOM文檔
15.4.1 認識節點疊代器
15.4.2 巧妙遍歷文檔樹
15.5 如何測試與DOM標準的一致性
15.6 小結
15.7 習題
第16章 正則表達式
16.1 正則表達式的基礎知識
16.1.1 為何使用正則表達式
16.1.2 使用RegExp對象
16.2 簡單模式
16.2.1 詳解元字元
16.2.2 詳解量詞
16.3 複雜模式
16.3.1 使用分組
16.3.2 使用候選
16.3.3 使用非捕獲性分組
16.3.4 使用前瞻
16.4 常用模式
16.4.1 使用正則表達式驗證日期
16.4.2 使用正則表達式驗證電子郵件地址
16.5 小結
16.6 習題
第17章 AJAX的基礎知識
17.1 了解傳統的Web技術及AJAX的由來
17.2 AJAX技術原理簡介
17.3 AJAX技術的優缺點分析
17.4 認識AJAX技術的組成部分
17.4.1 AJAX中的JavaScript技術
17.4.2 AJAX中的XMLHttpRequest技術
17.4.3 AJAX中的CSS技術
17.4.4 AJAX中的DOM技術
17.4.5 AJAX中的XML技術
17.5 XMLHttpRequest對象
17.5.1 XMLHttpRequest對象簡介
17.5.2 如何創建XMLHttpRequest對象
17.6 網頁的局部更新
17.7 實現AJAX
17.7.1 詳解實現AJAX的步驟
17.7.2 如何創建HTTP請求
17.7.3 如何設定HTTP回響回調函式
17.7.4 如何傳送HTTP請求
17.7.5 一個完整的AJAX實例
17.8 小結
17.9 習題
第18章 AJAX的高級套用
18.1 客戶端腳本語言詳解
18.1.1 如何使用JavaScript的局部更新技術
18.1.2 如何使用iframe的局部更新技術
18.2 伺服器腳本語言詳解
18.2.1 掌握改進的iframe局部更新
18.2.2 掌握AJAX與伺服器的互動技術
18.3 小結
18.4 習題
第19章 JavaScript與外掛程式
19.1 掌握ActiveX控制項的套用
19.1.1 創建ActiveX控制項
19.1.2 添加ATL控制項
19.1.3 為控制項添加屬性
19.1.4 為實現類添加成員變數
19.1.5 改寫相關函式
19.1.6 添加事件功能
19.1.7 添加事件激發功能
19.1.8 編譯生成控制項
19.1.9 使用ActiveX控制項
19.2 JavaApplet
19.2.1 如何安裝JDK
19.2.2 如何創建JavaApplet
19.2.3 如何使用JavaApplet
19.3 Flash概述
19.3.1 如何創建Flash
19.3.2 認識Flash與JavaScript的互動
19.4 小結
19.5 習題
第20章 JavaScript的調試與最佳化
20.1 JavaScript開發工具深入剖析
20.2 JavaScript的調試簡介
20.2.1 如何進行調試前的準備工作
20.2.2 如何進行調試
20.2.3 如何跟蹤代碼
20.3 對日誌進行輸出
20.4 對代碼進行最佳化
20.5 小結
20.6 習題
第4篇 綜合案例篇
第21章 撿餡餅遊戲
21.1 創作思路及基本場景的實現
21.1.1 創作思路
21.1.2 實現基本場景及用戶界面
21.2 設計遊戲角色
21.2.1 餡對象
21.2.2 餅對象
21.3 遊戲進程控制
21.3.1 初始化遊戲
21.3.2 遊戲啟動控制
21.3.3 遊戲循環
21.3.4 遊戲結束控制
21.3.5 運行測試
21.4 小結
作者簡介
本書的作者團隊成員為一線開發工程師、資深編程專家或專業培訓師,在編程開發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並已出版過多本相關暢銷書,頗受廣大讀者認可。
前言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21天學編程系列”自2009年1月上市以來一直受到了廣大讀者的青睞。該系列中的大部分圖書從一上市就登上了編程類圖書銷售排行榜的前列,很多大中專院校也將該系列中的部分圖書作為教材使用,目前這些圖書已經多次印刷、改版。可以說,“21天學編程系列”是自2009年以來國內原創計算機編程圖書中非常有影響力的品牌之一。
為了使該系列圖書能緊跟技術和教學的發展,更加適合讀者學習和學校教學,我們結合最新技術和讀者的建議,對該系列圖書進行了改版(即第5版)。本書便是該系列中的Visual Basic分冊。
本書特色
細緻體貼的講解
為了讓讀者更快上手,本書特別設計了適合初學者的學習方式,用準確的語言總結概念、用直觀的圖示演示過程、用詳細的注釋解釋代碼、用形象的比喻幫助記憶。
知識點介紹 準確、清晰是其顯著特點。一般放在每一節開始的位置,讓零基礎的讀者了解相關概念,順利入門。
範例 放在每節知識點介紹之後,以章節順序編號,便於檢索和循序漸進地學習、實踐。
示例代碼 與範例編號對應,層次清楚、語句簡潔、注釋豐富,體現了代碼優美的原則,有利於讀者養成良好的代碼編寫習慣。對於大段程式,均在每行代碼前設定編號便於學習。
運行結果 對範例給出運行結果和對應圖示,幫助讀者更直觀地理解示例代碼。
代碼解析 將示例代碼中的關鍵代碼行逐一解釋,有助於讀者掌握相關概念和知識。
貼心的提示 為了便於讀者閱讀,全書還穿插著一些技巧、提示等小貼士,體例約定如下。
提示:通常是一些貼心的提醒,讓讀者加深印象。例如提供建議,或者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注意:提出學習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些知識點和內容,或者相關信息。
警告:對操作不當或理解偏差將會造成的災難性後果給出警示,以加深讀者印象。
習題 每章最後提供專門的測試習題,供讀者檢驗所學知識是否牢固掌握。
微課 使用手機App(例如微信)掃描二維碼,可線上看配套教學微課。
經作者多年的培訓和授課證明,以上講解方式是最適合初學者學習的方式,讀者按照這種方式學習,將會非常輕鬆、順利地掌握本書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