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海洋衛星套用報告

《2014年中國海洋衛星套用報告》是國家海洋局2015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國家海洋局正式發布《2014年中國海洋衛星套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海洋衛星工作繼續穩步發展,海洋衛星數據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災害預警報、海洋資源開發與管理、海洋權益維護、海洋科學研究及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報告》,2014年,“海洋一號B”衛星和“海洋二號A”衛星雙星繼續在軌運行,海洋衛星地面套用系統運行穩定。利用我國海洋衛星數據,並結合其他國內外衛星數據,繼續在海溫、水色、海冰、綠潮、赤潮、溢油、風暴潮、海洋漁業等方面開展業務化套用,海洋衛星數據在我國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環境保護、海況預警報和海洋資源開發和公益服務等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4年年底,“海洋一號B”衛星已在軌運行7年8個月,不斷刷新海洋衛星在軌運行時間紀錄,它也成為我國目前在軌運行有效工作壽命最長的一顆低軌遙感衛星。作為我國目前在軌運行的唯一一顆海洋水色衛星,繼續肩負著對我國管轄海域水色環境和部分海洋災害進行監測的重任。但隨著服役時間增加,衛星軌道漂移和自身發電功能衰減所帶來的供電不足隱患日益凸顯,國家衛星海洋套用中心聯合相關單位,對其實施了軌道傾角調整控制,預計衛星在軌壽命將延長至2015年下半年,急需後續業務衛星接替。
截至2014年年底,“海洋二號A”衛星已在軌運行3年4個月,超過了3年的設計壽命,獲取的多種海洋動力環境要素產品,經驗證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成功套用于海洋業務部門、管理部門,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環境業務化監測、極地航線保障等多個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海洋二號A”衛星平台和載荷的部分部件已出現故障,整星可靠性已有所下降,急需儘快開展後續接替業務衛星研製立項工作。
中法海洋衛星是一顆由中法兩國共同研製和發射的國際合作試驗衛星,是我國海洋衛星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衛星計畫於2018年6月發射,目前研製進展順利。
為推動後續海洋業務衛星的立項研製,《“十二五”海洋業務衛星工程(“海洋一號C/D”和“海洋二號B”衛星)項目建議書》已於2014年5月上報國家發改委,作為“海洋一號B”衛星的接替星,“海洋一號C/D”衛星已於2014年12月正式啟動研製。
2014年,海洋衛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更加深入和豐富。在海洋衛星數據共享及套用監測、中法海洋衛星工程、漁業套用技術、定標場合作等方面,與外方進行了深入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