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

《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據傳是清朝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對台灣所做的評語,或說是清末時清廷對台灣的評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
  • 屬於李鴻章對台灣所做的評語
  • 年代:清朝
  • 記載:《西城舊事》
  • 相關人物:李鴻章
簡介,背景,流傳,質疑,

簡介

“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據傳是清朝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對台灣所做的評語,或說是清末時清廷對台灣的評價。此語近年廣泛受到引用,包括論文、政治人物言論、教學教材,以及電影文案等。但在現有清朝官方奏摺檔案、私人文稿函電及中日雙方甲午戰後談判文獻中,均未能見到李鴻章發表這段評語的文字紀錄。

背景

1683年,清康熙朝擊敗鄭克塽取得台灣後,清朝官方曾對台灣棄留進行辯論,反對者提出:“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之廣;裸體文身,不足共守。日費天府金錢而無益,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矣”等對台灣的負面評價。康熙皇帝本人起初也認為:“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於此同時,支持“留台”的施琅在《恭陳台灣棄留疏》中說台灣“……備見野沃土膏,物產利薄,耕桑並耦,魚鹽滋生,滿山皆屬茂樹,遍處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無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茲則木棉盛出,經織不乏。且舟帆四達,絲縷踵至,飭禁雖嚴,終難杜絕。實肥饒之區,險阻之域……”,他的意見後來獲得康熙皇帝和清朝政府採納,將台灣收歸版圖。
清朝統治台灣期間,政府官員對台灣評價不一,貶抑言論如:“台灣乃海外孤懸之地,易為奸宄逋逃之藪,故不宜廣闢土地以聚民。”、“三年小叛,五年大亂”等,稱讚台灣、提出台灣重要性的言論則有如沈葆楨認為台灣乃東南沿海七省之門戶,幅員廣袤、千里沃饒,久為他族所垂涎之語。負面詞文中,近年以據傳為李鴻章言“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經常為人引用。
1894年中日因為朝鮮問題發生甲午戰爭,日本在陸上和海上兩方都獲得勝利,隨後在1895年的馬關談判時提出中國除了放棄朝鮮宗主權與賠款之外,還必須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作為和談條件之一。傳說中方代表李鴻章,在當時對清廷或日本提出了“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的說法。
關於此語的不同版本
“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一語經常為人引述,存在數個版本,茲將其中幾項列舉如下:
·康哲行的《西城舊事》中記載:1948年的北京曾經有過台灣“花不香、鳥不語”的流言流語,而據康哲行的父親在台灣的朋友邀請他到台灣的信中說,這些都是“共諜的謠言”。而1977年李牧華出版的書里,也記得“有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上說過”。
·王鼎鈞《用筆桿急叩台灣之門》一文提到他以前投稿報社時知道中國大陸有一首民謠:“台灣的水,向西流,花不香,鳥不鳴,男無義,女無情。”但他自認為,這首民謠並未在民間流行,而是李鴻章寫在奏摺里安慰慈禧太后的,還提出這首民謠“是李鴻章的幕僚捏造出來的”的假設。
·傳說李鴻章曾說:“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割讓出去並不可惜”
·或李鴻章曰“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瘴癘之地,割之可也”。
·也有將“割之可也”換去成為“台灣山不清,水不秀,鳥不語,花不香,棄之不足惜。”
·指出較為詳細的時間和過程:“甲午戰爭,日本要求割讓台澎二地。當時掌權的慈禧太后對台一無所知,令特使李鴻章呈奏稟報,李鴻章曰:‘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瘴癘之地,割之可也。’”。
·“在中國方面,滿清戰敗,李鴻章力諫慈禧太后求和說,‘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棄之不足惜。’的同時,希望日本能夠全力攻台,來減輕對中國大陸(滿清政權)的軍事壓力。”

流傳

此語在最近三十年的中文世界裡流傳甚廣,有為數不少的出版或印刷品曾引用過此段文字。依時間先後排列,列舉如下:
·哲學教授楊士毅在其於1991年出版的哲學著作《邏輯、民主、科學:方法論導讀》之中,兩次用此評語作為例子,描述中國對台灣的心態,是可有可無、方便拿來償還打輸日本的荒地。
·徐宗懋引此語論述大清對台灣的印象與不耐。
·作家葉石濤舉這句話,痛心乙未割台時,台灣人從南到北抵抗日本侵略,祖國卻用這樣的冷言冷語令台人寒心。
·林玉體則用這句話,強調清代官員心不在此,且在中國自願切斷與台灣之臍帶,對台灣處境不理不睬時,台灣人因為受儒家教育,仍然“跳不出這個‘正統’的網羅,誤認中國才是故鄉”。
·台灣政治人物姚嘉文在其著作《十句話影響台灣》中第四章全篇都在敘述此十二字對其的影響。文中提到:“(簽訂馬關條約後)李鴻章為避免清廷責備,並向西太后及朝野安撫及搪塞,於是說出這句話:‘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棄之不足惜。’”。
·作家龍應台也曾在2007年於澳洲墨爾本演講時提到,“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這個1895年提出的句子,在100年後的1995年時還被呂秀蓮引用來指陳中國從來就沒有在乎過台灣。
·現任教於南京曉莊學院中文系的邵建於《胡適前傳》一書中,提到胡適幼時舉家搬遷來台,但很快便遭逢甲午戰爭,而李鴻章棄守台灣使胡適父親胡傳跨海廈門時死於腳氣病。
·作家王鼎鈞評論,此語惹得許多台灣人生氣,將之當成“外省人歧視台灣人”的證據。但王鼎鈞說,“這是李鴻章安慰慈禧太后之語,甲午戰敗,割讓台灣,李鴻章很難過,慈禧心裡的滋味又豈能好受?所以李鴻章故意貶低台灣的價值,君王專制時代臣子如此進言,人人知道他言不由衷。……這首民謠恐怕是李鴻章的幕僚捏造出來的吧?怎么沒從別處看到同樣的記載呢?”
除此之外,這段據傳的談話,從未見引用於台灣和中國史學界的相關史學論著中。

質疑

雖然此語流傳廣泛,但包括李敖在內的相關研究及評論者指出,事實上,根據歷史檔案,未能發現李鴻章發表這段評語的紀錄。他們也認為從李鴻章對台灣的態度等層面,此語應非出自他口。
李敖曾在他主持的個人節目中提到:“我們現在根據這些歷史檔案查得很清楚,李鴻章從來沒有說過這個話,從來沒有說過台灣這個地區,男無情女無義,鳥不語花不香,從來沒講過這個話,也從來沒說要把台灣賣掉……一開始伊藤博文要把台灣割走的時候,李鴻章談都不談,後來形勢逼人,不談也沒用……”。
評論家南方朔也提出這段話並無出處,且在參與馬關談判的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的《蹇蹇錄》里也未提到類似的話。南方朔認為無論此言有據與否,台獨論述借著這樣的話語,呈現“中國人蔑視台灣人”,同時自己站在清代官吏的對立面,以建立一套台灣是鳥語花香有情有義的美好鄉土論述。“這些記載和句子,後來都成了台灣獨派感情論的核心”。
台灣學者戚嘉林認為,以李鴻章的政治地位和見識學識,應不會說這樣不得體的話,這有可能是遭政敵誣陷之語。戚嘉林進一步分析,李鴻章對台灣十分重視且“功在台灣”。譬如,李鴻章曾在日本出兵台灣前分析日本“該國上下一心,皈依西土,機器、槍炮、戰艦、鐵路、事事取法英美,後必為中國肘腋之患”,而在其後發生日本出兵占據台灣恆春之時,捨近求遠調動駐防徐州的精銳部隊6,500人赴南台灣布防,並最終成功以局部優勢兵力逼退日軍,保衛了台灣。該事件之後,李鴻章將這批精銳部隊留在台灣駐防。如果李鴻章認為台灣輕易可捨棄,則不會如此大費周章,而應該不布防或者至少就近調取廣東福建的部隊。此外在甲午戰爭十年前(1884年),法國欲侵襲台灣,此時李鴻章大力支持台灣的防務工作。除推薦劉銘傳主持台灣防務工作,還設法撥備款項用於購買巨炮等。並支持在台招商辦礦等事宜。
李鴻章對台灣的態度
·李鴻章於8日中午覆電總理衙門:“昨接唐撫電,敵未來犯,軍民心固似可堅守。鴻斷不敢輕允割棄,已於另被節略中駁論及此。但窺日意,仍逐日由廣島運兵出口,恐添赴台,將有南北併吞之志。旨飭讓地以一處為斷,即是正論,自應如此立言,不知將來能否辦到。日原圖所劃奉天經緯線度,竟連遼陽、田莊台、營口均包在內。遼陽未失,尚易辯駁。此外日兵以據之地,彼已設官安民,極力爭論,未易退讓。可俟會議時,查酌妥議,似難由我預為決定。總之,敵所已據處,爭回一分是一分;其所未據處,絲毫斷不放鬆也。”
·李鴻章在與當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進行馬關條約的談判時,曾在第三次會談中聲明“台灣已立一行省,不能送給他國”。
·第四次會談中警告日本“擬請所讓之地,如果勒令中國照辦,兩國子子孫孫永成仇敵,傳至無窮矣”。
·之後另一次會議中,李鴻章總結道:“總之現講三大端:二萬萬為數甚巨,必請再減;營口還請退出;台灣不必提及。”
·李鴻章在日本與伊藤博文進行了7次談判極力爭取保留台灣,但駐日使館傳送電報的密碼在甲午戰爭前被日本情報機關破譯,因此日方獲知中國意圖儘快促成議和,導致日方強硬堅持割取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