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鶴年

高鶴年

高鶴年(1872-1962),男,江蘇興化人,祖籍安徽貴池。佛教居士、京劇鼓師、音樂家、教育家。生於大連梨園世家。曾在鎮江金山寺、揚州高旻寺等處參禪,在比利時南山蓬潛修。與印光法師交往甚密,攜其文稿刊行。在天津、湖南等地從事賑災救濟。多年來行腳天涯,參訪我中山大剎,有徐霞客第二之稱。記其見聞為《名山遊記》一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鶴年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貴池
  • 出生日期:1872
  • 逝世日期:1962
  • 職業:佛教居士、京劇鼓師、音樂家、教育家
  • 代表作品:《革命自有後來人》
人生履歷,其他信息,

人生履歷

曾參加解放長春、瀋陽的戰役。在解放戰爭的炮火中,他隨團冒著槍林彈雨在戰壕里為戰士們唱歌說快板鼓舞士氣。
曾任哈爾濱京劇院一團團長。為著名京劇藝術家雲燕銘高世壽、梁一鳴、張蓉華等司鼓。他參與創編、上演的現代京劇《林海雪原》、《白毛女》、《大渡河》、《趙一曼》,觀眾都耳熟能詳。代表作《革命自有後來人》,作為該劇編導組長,幾經反覆設計敲定了音樂唱腔,除保留傳統樂器外,加入了西洋樂器。李玉和就義時還用了《國際歌》烘托,該劇唱段氣勢恢宏、跌宕起伏,《革命自有後來人》上演二百多場,喝彩聲陣陣,好評如潮。
他嘔心瀝血培養“京劇娃娃”,其中60多名考入國家藝術專業院校,為京劇後繼有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為振興京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出生:1872年,農曆丁卯年

其他信息

高鶴年,江蘇省興化縣劉莊人(今大豐市劉莊鎮人),生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卒於1962年,享年91歲。先世原籍安徽貴池,父正剛、母王氏,雖家道殷實,衣食無憂,但自幼體弱多病,命等蜉蝣。10餘歲時,偶游雲台山,遇到一位高僧贈給他幾本佛經,“披讀之,如貧獲寶,似渴得泉,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人命危脆,不能偷安,始有懺悔訪道朝禮名山之志”。光緒十六年(1890年),年僅19歲的他踏上了漫漫的行腳之路。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僅憑一雙腳踏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歷時35年,將沿途之見聞匯集成《名山游訪記》。
高鶴年高鶴年
高鶴年的佛教生活一直是潛修儉樸。他曾於全國許多寺地方結茅庵居,以清風為伴,松月為鄰,靜心修真,拋名利,棄痴愛,習定坐禪,飢餐草果,渴飲澗水。作為一個在家居士,一杖一笠,行程萬里,行腳飄飄,艱苦參訪,誠為不易,可謂奇蹟。
高鶴年是虔誠的佛教居士,他以普度眾生為職志,從25歲開始,積極參加社會的救濟工作,特別是55歲至73歲的19年中,幾乎每年都從事救災活動,其足跡遍布山西、徐淮、平津以及川、陝、豫、甘等省,飢餐渴飲,艱辛備嘗。
高鶴年一生都熱愛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對佛教信仰始終不渝,對新中國的建設成就也深感佩服。晚年他寫了《深感毛主席英明領導之無限正確》一文,歌頌新中國的建設成就。他對人民始終懷著一種深厚的宗教感情,不停地普渡眾生,為人民所懷念,使他的事跡遠播海內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