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媒介新聞教程:廣播與電視

電子媒介新聞教程:廣播與電視

《電子媒介新聞教程:廣播與電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饒立華。本書主要講解了廣播和電視最新技術和研究成果,

基本介紹

  • 書名:電子媒介新聞教程:廣播與電視
  • ISBN:9787300036717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0年1月1日)
外文書名: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叢書名: 21世紀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
平裝: 38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0036717, 7300036716
條形碼: 9787300036717
尺寸: 22.4 x 16.8 x 2 cm
重量: 481 g

作者簡介

饒立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從事廣播電視新聞研究和教學。著有:《公共關係》 (合作,第一署名)、《電視新聞問題作品選評》、《小百科全書·傳播學》、《今日話題電視問題選評等。 楊鋼元,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從事廣播電視新聞研究和教學。著有

內容簡介

《電子媒介新聞教程:廣播與電視》力求反映其最新技術和最新研究成果,內容涉及廣播電視歷史、廣播電視理論、廣播電視業務等各個方面。廣播、電視作為兩個新聞媒介,既有共同的特性,又有不同之處,尤其在新聞業務上具有顯著的區別,這使《電子媒介新聞教程:廣播與電視》的一些章節由於研究對象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寫作風格,例如第一章和第二章著重對廣播電視歷史的梳理,第三章和第四章側重理論的分析,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則注重具體地說明廣播電視新聞體裁和編輯的特點。

媒體評論

書評
《電子媒介新聞教程--廣播與電視》的研究對象為廣播和電視兩大現代新聞媒介。在現代,廣播、電視和報刊三足鼎立,廣播電視在社會的大眾傳播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廣播電視必將有更大的發展,具有越來越大的社會影響力。本書對廣播電視作為新聞媒介的歷史、性質、特點和廣播電視新聞業務作了系統的研究和介紹,讀者對象主要為大學新聞學專業的學生和廣播電視新聞從業人員。
本書共十章,由三人合作寫成:廣播與電視是大眾傳媒的重要成員,具有廣泛而重大的社會影響力,其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本書力求反映其最新技術和最新研究成果,內容涉及廣播電視歷史、廣播電視理論、廣播電視業務等各個方面。廣播、電視作為兩個新聞媒介,既有共同的特性,又有不同之處,尤其在新聞業務上具有顯著的區別,這使本書的一些章節由於研究對象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寫作風格,例如第一章和第二章著重對廣播電視歷史的梳理,第三章和第四章側重理論的分析,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則注重具體地說明廣播電視新聞體裁和編輯的特點。

目錄

第一章 世界廣播電視發展概況?
第一節 人類信息傳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一、語言的產生?
二、文字的發明?
三、印刷術的發明?
四、無線電的發明?
五、計算機的發明?
第二節 世界廣播事業的誕生?
一、貝爾電話的啟發?
二、空中傳音試驗?
三、收音機的發明與推廣?
四、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的廣播電台?
五、廣播事業在世界範圍內興起?
第三節 世界廣播事業的發展?
一、廣播傳播技術的發展?
二、國際廣播的誕生和發展?
三、廣播新聞:從報紙的有聲版到自己走路?
第四節 世界電視技術的發展?
一、電視的發明:幾個重要階段?
二、電視技術的發展?
第五節 世界電視新聞的發展?
一、電視廣播在世界範圍內興起?
二、世界電視新聞的發展?
第二章 中國廣播電視發展概況?
第一節 舊中國的廣播事業?
一、外國人在中國境內辦廣播?
二、北洋政府官辦廣播?
三、國民黨政府官辦廣播?
四、舊中國的民營廣播?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初創時期的廣播事業?
一、早期的無線電事業?
二、人民廣播的誕生?
三、延安台的變遷?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廣播電視事業?
一、“文革”前的廣播電視事業(1949—1966)?
二、“文革”中的廣播電視事業(1966—1976)?
三、“文革”後的廣播電視事業(1976—)?
第四節 香港、澳門、台灣的廣播電視?
一、香港的廣播電視?
二、澳門的廣播電視?
三、台灣的廣播電視?
第三章 廣播電視的性質、功能和任務?
第一節 廣播電視的性質?
一、廣播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介的共性?
二、廣播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介的個性?
三、廣播電視體制?
第二節 廣播電視的功能和任務?
一、廣播電視的功能?
二、廣播電視的任務?
第四章 廣播電視的媒介構成及傳播特點?
第一節 廣播電視的媒介構成(一)——聲音?
一、語言?
二、音樂?
三、音響?
第二節 廣播電視的媒介構成(二)——圖像?
一、文字?
二、示意圖與圖表?
三、照片與圖片?
四、影像?
第三節 符號系統的關係?
一、各符號系統的一般關係?
二、電視非同期聲語言和影像的關係?
第四節 廣播電視的傳播特點?
一、廣播與電視的共同特點?
二、廣播的傳播特點?
三、電視的傳播特點?
第五章 廣播電視有聲語言?
第一節 規範口語?
一、語音?
二、辭彙?
三、語法 ?
第二節 明白曉暢?
一、遣詞造句的口語化?
二、表達上的通俗易懂 ?
第三節 響亮和諧?
一、語言的清楚響亮?
二、語言的韻律和節奏?
第六章 廣播電視新聞採訪攝錄?
第一節 廣播電視新聞採訪的特殊性?
一、帶機採訪?
二、現場性的原生形態納入廣播電視新聞報導?
三、新聞報導形式與採訪方式密切相關?
四、記者的角色定位增加了新的內容?
五、採訪和傳播對攝錄器材的依賴性?
六、電視採訪的合作採訪方式?
第二節 選題與採訪準備?
一、選題?
二、帶機採訪前的準備?
第三節 廣播電視採訪報導?
一、觀察?
二、訪問?
三、隱性採訪?
第四節 廣播電視新聞攝錄?
一、攝錄的基本概念?
二、電視新聞的拍攝原則與方法?
三、電視新聞的拍攝規律?
第七章 廣播新聞?
第一節 廣播新聞的特點?
一、具體形象?
二、短小精悍?
三、音響的運用?
第二節 廣播新聞的體裁?
一、廣播訊息?
二、廣播通訊?
三、音響報導
第八章 電視新聞?
第一節 電視新聞體裁?
一、電視訊息?
二、電視新聞專題?
三、電視新聞評論?
第二節 電視新聞播出方式?
一、電視新聞的錄播和直播?
二、電視新聞直播的優勢?
三、電視新聞直播的要求?
第九章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
第一節 新聞編輯工作的職責與主要工作?
一、新聞編輯工作的主要職責?
二、編輯部門的具體工作?
第二節 節目編輯合成?
一、新聞類節目音像編輯的基本原則?
二、影像組接方法?
三、聲音組接方法?
四、字幕的運用?
第三節 新聞欄目編排?
一、編排的出發點?
二、新聞欄目編排技巧?
第十章 新聞主持人?
第一節 新聞主持人主要類型?
一、新聞主持人的界定與溯源?
二、新聞主持人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 新聞主持人的角色特徵?
一、“最後一棒”?
二、機構的“代言人”?
三、新聞“明星”?
四、公眾“代言人”?
第三節 新聞主持人的傳播效應?
一、正義感?
二、信任感?
三、權威感?
四、親切感?
第四節 新聞主持人的素質特徵?
一、新聞主持人作為記者的素質?
二、新聞主持人作為出場者的形象?
三、新聞主持人作為人的品質?
四、新聞主持人作為領袖的素質?
五、新聞主持人作為“名牌”的個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