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氏六帖

釋氏六帖

《釋氏六帖》,又名《釋氏纂要六帖》、《義楚六帖》,計二十四卷,約七十餘萬言。它是仿白居易《六帖》之例,廣采大藏經律論,旁蒐儒道諸書,將佛教典章制度、舊例傳說、人事掌故分部別門,以類相從,總括大綱,置五十大部,下分系四百四十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釋氏六帖
  • 別名:《釋氏纂要六帖》
  • 共有:二十四卷
  • 字數:七十餘萬言
內容介紹,文獻價值,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釋氏六帖》是後周顯德元年(954)齊州開元寺高僧義楚博採經論、旁及儒道諸書所撰成的佛學辭典。宋代官修《崇文總目》、尤袤《遂初堂書目》均有著錄,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佛學典故辭典。由於自宋以來一直沒有被編入《大藏經》中,因此傳本較少,知之者亦不多。據此書書末北宋開寶六年(973)安定胡正《釋氏六帖後序》及崇寧二年(1103)六月越州開元寺管內副僧正履中的《重開釋氏六帖後序》,此書原有開寶六年(973)和崇寧二年(1103)刊本。本書在宋有開寶六年(973)和崇寧二年(1103)刊本,傳入日本後,有寬文九年(1669)刊本,一九四四年蘇晉仁撲克日本攜回刊入《普慧大藏經》中。

文獻價值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保存了典籍佚文,頗足珍貴
二、其所引與今本對照,文字往往有優於今本者
三、在閱讀涉佛文獻時,仍可供查典實之用.

作者介紹

義楚,俗姓裴,五代相州安陽(今河南省安陽縣)人。七歲出家齊州開元寺,二十一歲受具足戒。勤奮好學,諳《俱舍論》。以有感於儒者所述之佛教頗多謬解,乃仿白樂天《六帖》而撰本書。自晉·開運二年(945)起,至周·顯德元年(954)成書。歷時十年,書成後,呈獻後周世宗。周世宗敕付史館收錄,並賜紫衣袈裟及‘明教大師’法號。
《佛祖統紀》卷第四十二·世宗(柴榮太祖養子)“顯德元年。齊州開元寺義楚法師。進所撰釋氏六帖。敕付史館頒行。賜紫方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