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特丁宮

貝特丁宮,。由巴哈尼埃宮、馬斯宮、哈里姆宮三大部分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特丁宮
  • 位於:貝魯特市南部45公里處
  • 始建於:18世紀末期
  • 修復:1930年
歷史,構成,

歷史

貝特丁宮始建於18世紀末期。一直是巴希爾·謝哈布酋長(1840年流亡國外)的行宮。1842年謝哈布王朝被推翻,但該宮仍屬巴希爾後裔的財產。1861年國家將其收購,成為當時政府的所在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它又成為地方政府的辦公處黎當局宣布它為歷史古蹟保護地,並予。1943年黎首任總統扈利決定把貝宮改為自己的夏宮,並將1850年客死的巴希爾酋長遺骨從君士坦丁堡運回貝魯特,葬於貝宮。此後,黎當局對貝宮進行了全力修復,使其保存了完好的面貌。

構成

貝宮分三部分:
(一)巴哈尼埃宮。其庭院是舉行舞會和表演的集體活動場所,酋長及其隨從出征或狩獵前在此集結。院子的一側是長排客房,上層改為博物館,內有從17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珍貴文物,如兵器、服裝、珠寶等。
(二)馬斯塔宮。內有一大院,原為馬廄,可容納約500匹馬及其騎士,國王的600名衛兵也可在此集結。馬廄上方有個美麗的庭院,中間建有噴泉。左側是大臣辦公室和接待處。
(三)哈里姆宮。這是酋長、王后及嬪妃的生活區,設有廚房、備餐間、華麗舒適的浴室、閨房及廳房。廳房是酋長處理朝政和休息的地方。由於山區冬季嚴寒,酋長與其親屬在二層過冬。內院還有酋長髮妻(卒於1918年)的陵墓,酋長遺骨運回後也葬於此。
貝宮旁邊還設有酋長三子的行宮。
貝宮造型優美,雕琢精細,富有黎民族特色,是黎建築的瑰寶。
貝宮內還設有黎社會進步黨主席瓦利德·瓊布拉特的父親──卡邁勒·瓊布拉特的生平展覽。卡是黎社會進步黨的創始人,曾獲得列寧勳章,訪華期間受到周總理的接見。卡1977年3月遭暗殺身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