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

腐儒

腐儒,漢語辭彙。

拼音:fǔ rú

指迂腐的儒生,只知讀書,不通世事。

語出《荀子·非相》:“故《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腐儒之謂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腐儒
  • 拼音:fǔ rú
  • 注音:ㄈㄨˇ ㄖㄨˊ
  • 基本解釋:迂腐的儒生,只知讀書,不通世事
詞目,拼音,注音,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詞目

腐儒

拼音

fǔ rú

注音

ㄈㄨˇ ㄖㄨˊ

基本解釋

[pedantic scholar;pedant] 迂腐的儒生,只知讀書,不通世事。
上折隨何之功,謂何為腐儒。——《史記·黥布列傳》
迂腐的儒生,簡單的說就是書呆子,只知讀書,不會變通,不通世事.
千古腐儒騎瘦驢——寓意窮困潦倒.
名言:在科學裡,嘲笑腐儒,也就類似宗教里的嘲笑迷信。(愛默生)

引證解釋

指迂腐之儒者。
1、《荀子·非相》:“故《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腐儒之謂也。”
2、《史記·黥布列傳》:“上折隨何之功,謂何為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
3、唐 杜甫 《江漢》詩:“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4、明 高攀龍《答袁節寰(袁可立)中丞》:“腐儒之談無當也,而涓埃可佐高深,故不敢以膚言而以衷語。”
5、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五回:“詩云:一事無成身死傷,但將迂語自稱揚。腐儒全不稽名實,五伯猶然列宋襄。”
6、巴金 《沉落》:“我想他每天每天埋在這裡面,聽著自己的心跳,讀著那些死了的腐儒的著作,怎么還能夠保持著活人的氣息呢?”
7、《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茅廬》玄德與關、張上馬而行。張飛曰:“孔明又訪不著,卻遇此腐儒,閒談許久!”玄德曰:“此亦隱者之言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