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 | 獲獎人 | 獲獎作品 | 獲獎時間 | 屆次 | 備註 |
最佳影片 | | 《黑社會》 | 2006年4月17日 | 第6屆 | 獲獎 |
最佳導演 | | | 2006年4月17日 | 第6屆 | 獲獎 |
最佳編劇 | | | 2006年4月17日 | 第6屆 | 獲獎 |
最佳男主角 | | | 2006年4月17日 | 第6屆 | 獲獎 |
最佳女主角 | | | 2006年4月17日 | 第6屆 | 獲獎 |
最佳男配角 | | | 2006年4月17日 | 第6屆 | 獲獎 |
最佳女配角 | | | 2006年4月17日 | 第6屆 | 獲獎 |
最佳新導演 | | | 2006年4月17日 | 第6屆 | 獲獎 |
最佳新演員 | | | 2006年4月17日 | 第6屆 | 獲獎 |
卓越貢獻大獎 | | | 2006年4月17日 | 第6屆 | 獲獎 |
相關參考
提名名單
獎項名稱 | 提名人 | 提名作品 | 提名時間 | 屆次 | 備註 |
最佳影片提名 | | | 2006年4月14日 | 第6屆 | 提名 |
最佳編劇提名 | | | 2006年4月14日 | 第6屆 | 提名 |
最佳導演提名 | | | 2006年4月14日 | 第6屆 | 提名 |
最佳男主角提名 | | | 2006年4月14日 | 第6屆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提名 | | | 2006年4月14日 | 第6屆 | 提名 |
最佳男配角提名 | | | 2006年4月14日 | 第6屆 | 提名 |
最佳女配角提名 | | | 2006年4月14日 | 第6屆 | 提名 |
最佳新導演提名 | | | 2006年4月14日 | 第6屆 | 提名 |
最佳新演員提名 | | | 2006年4月14日 | 第6屆 | 提名 |
相關參考
入圍名單
最佳影片
入圍名單
《黑社會》再戰江湖
《黑社會》剛剛在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得到最佳電影獎,馬上又入圍華語電影傳媒大賞的最佳影片提名名單,和《孔雀》、《
七劍》、《最好的時光》、《
如果·愛》等影片一起競爭。之前在第一輪提名時,《黑社會》就得到一致好評,香港評審認為“在只追求娛樂性的港產片中,《黑社會》無疑是一部言之有物的作品”,還認為它“開拓了黑社會電影更多的閱讀空間”。這種創新尤其受到評審的重視和青睞。
評審團主席梁良還認為,如果華語電影傳媒大賞能夠像
金球獎那樣設定“演員整體表現獎”,那么《黑社會》也可以入圍。
最紅是《孔雀》
《黑社會》在金像獎上最大的對手是《
如果·愛》,這次就變成內地影片《孔雀》。在第一輪提名中,不少內地評審都給予《孔雀》極高的評價,有評審認為:“從議題、內容、技術各項指標上看,《孔雀》都算得上是2005年國產電影中的上乘之作”。終審評審杜慶春評價道:“在去年的內地電影中,《孔雀》的藝術創作相當完整。”這次它與《黑社會》同以最高票數4票進入提名名單,一開始就旗鼓相當,看來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今屆華語電影大賞上,除了最佳男配角外,《孔雀》在其餘8個獎項全部得到提名,成為提名最多的影片。
《如果·愛》退居二線
《
如果·愛》和
徐克的《
七劍》、侯孝賢的《
最好的時光》一起,以一票進入提名名單,雖然有份參與最佳電影的角逐,但勢頭就比金像獎中來得弱了些。比起《黑社會》、《孔雀》,這三部電影顯得比較眾口難調,雖然《最好的時光》延續了侯孝賢一貫的個人風格,《如果·愛》、《七劍》分別在歌舞片和武俠片上做出大膽的嘗試,但都有些不完美,評審普遍認為它們的整體成績沒有《黑社會》、《孔雀》高。
最佳導演
入圍名單
杜琪峯繼續做“老大”
杜琪峯獲得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即使不到頒獎現場。這次他以領先眾人的4票入圍提名名單,一開始就已力壓群雄,當上“老大”。終審評審舒琪對他在《黑社會》中的表現評價為“藝高膽大”:“他不迎合內地市場、不迎合國際影展,甚至在香港也是踩鋼絲,勇氣可嘉,拍出來的作品也達到高水準。”評審林奕華對杜琪峯能夠在大格局下兼顧無數細節頗為讚賞,同時認為他對演員的指導和氣氛的控制也十分老到:“能讓一班經常和他一起拍片的演員班底,發揮出與過往不同的味道來,人物更加有深度。”
徐克以一票之差進入提名名單,和杜琪峯對陣。評審
舒琪認為作為一個導演,徐克的毅力讓人敬佩:“徐克駕馭電影的能力非常高,《
七劍》是一部難度很高的電影,角色眾多,拍攝環境惡劣,導演要控制住拍攝的一分一秒,還要在這么多困難之下保持旺盛的創作活力,需要很大的毅力。”徐克越艱難越去挑戰的精神給評審留下很深印象,雖然部分評審認為《七劍》作為一部作品還欠缺完整感,但不能因此抹殺導演的功勞。
顧長衛以兩票屈居第三進入提名,但是他作為一個第一次執導筒的“新”導演,能夠憑著處女作一鳴驚人,並一舉挫敗兩位資深導演侯孝賢和
陳可辛,已經令人讚嘆。對於他在《孔雀》中的表現,終審評審杜慶春總結:“第一次創作就相當老到,藝術構思也十分完整。”尹大為更評價他:“既有冷靜深邃的一面,又有兼顧商業的一面。”
最佳男主角
入圍名單
兩“大佬”夾擊一“傻佬”
任達華憑《黑社會》入圍提名,不過這次他不僅要和
梁家輝鬥勇,還要和一個“傻子”馮瓅鬥智,難度比金像獎大大提高。
馮瓅在《孔雀》中扮演智障哥哥,演得惟妙惟肖,評審尹大為對此大為讚嘆:“他不僅演活了這個傻瓜,還演出一個非一般的傻瓜,他傻,但又有自己精明的一面。”學導演出身的馮瓅是首次“觸電”,為了演好難度這么高的角色,他到福利院體驗生活,把自己吃胖到125公斤。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能夠躋身三甲與兩位資深演員競爭,成績已經得到肯定。
梁家輝“三進一”
梁家輝在候選名單中占據三個名額,其中兩個出自同一部電影《黑社會》。《黑社會》在內地上映時改名《龍城歲月》,但無論內地或香港的評審都認為梁家輝在片中的表演出色,所以各自提名。雖然入圍候選名單有三個之多,但沒有分薄票數的情況發生。評審普遍認為《龍城歲月》進入內地經過刪改和配音之後,藝術性、演員的演繹都受到影響,所以不約而同傾向《黑社會》中
梁家輝的演出,而梁家輝苦心經營的《長恨歌》反而一票未得。評審林奕華評價梁家輝在《黑社會》中能把一個不少見的殘暴角色演出新意:“他的角色一方面暴躁自大,有勇無謀;另一方面又可憐可笑,演出一種強者中弱者的味道,層次豐富,另外在最後,當大D走向弱勢,他的表演還能夠喚起觀眾對角色應有的同情。”
最佳女主角
入圍名單
張靜初單挑眾影后
最佳男女主角在提名過程中都沒有爭議,順利產生名單,但女主角方面結果有點出人意表。後起之秀張靜初來勢兇猛,以5票位居提名第一,將一眾影后踩在腳下。去年25歲的張靜初初涉影壇,表演經驗不多,但在《孔雀》中卻完全勝任分量相當之重的姐姐一角,甚至到了讓人以為她就是“姐姐”,換成別人演不成戲的地步,得到大部分評審的稱讚。周迅憑《
如果·愛》在第25屆金像獎大熱封后,但這次僅以2票入圍提名,比
張靜初少了大半,若要再下一城,前路艱難。舒淇、楊貴媚分別為2005、2004年金馬獎的影后,但這次楊貴媚僅得一票與提名失之交臂,而
舒淇雖然提名票數第二,但明顯不及張靜初更普遍得到評審的認同,各位影后皆面臨嚴重挑戰。
2005年香港電影裡比較能形成話題的女性角色不多,女主角就更加少,在候選名單的9人中,只有鄭秀文一個是真正的香港演員,但這次她的經歷與金像獎類似,也是三甲不入,而且一票未得,只好提前黯然退出角逐。評審普遍認為她在《長恨歌》中的表現說服力不夠,怎么都無法讓人認同她是一位上海女子,香港評審林奕華特別可惜導演沒有給她的角色配音,並認為如果配音的話,她的角色會比較容易讓人認同,不會像現在一樣讓人感到彆扭和疏離。
最佳男配角
入圍名單
主角變配角
在最佳配角提名時,出現一個令評審頭痛的問題:梁家輝憑《長恨歌》被內地初審評審選為最佳男配角候選人,但香港的初審評審卻將他選入了最佳男主角的候選人。到底是主角還是配角?評審團首先對此進行了熱烈討論。
評審周成林認為:“梁家輝應該是主角,因為他的戲份最重,而且他的角色貫穿了整部電影。”但虞曉毅提出異議,認為按這兩個標準,
姚安濂在《青紅》中也應該是男主角。評審團
舒琪指《
長恨歌》是沒有男主角的:“它是一部關於女人的電影,所以
梁家輝應該是配角。雖然電影用了他的觀點去敘述,影片裡幾個男性角色中他也是最重要的,但嚴格來說,這是一部沒有男主角的電影。”該觀點又被林奕華反駁:“原著中梁家輝的角色並不那么重要,但導演把他的愛情線放大,成為幾個男性角色中最突出的,他可能是女主角心目中的配角,但是他是這個電影的主角。”
評審團通過投票決定,最終以9票對2票之差,決定《
長恨歌》中的梁家輝是配角,所以他的這個角色只出現在最佳男配角的入圍名單中,而沒有出現在最佳男主角的入圍名單里。
跑龍套變黑馬
姚安濂在《青紅》中的演出無論質上、量上都超過名義上的“男主角”
李濱,成為該片最張揚、最搶眼的角色。他原本是上海一個跑龍套的演員,不時在電視中露下面,但在導演的指引和自己的揣度下,能夠把《青紅》中的爸爸一角演如同從生活中走出來,非常逼真,得到評審的好評。評審中同樣來自上海的尹大為認為他的表演非常有說服力:“他身上帶有當時社會條件下所要求的男性的特色,以及上海人的性格,要面子、排外,獨斷專行,他能表達出這些複雜性,同時讓人感覺到角色所受的壓力。”
最佳女配角
入圍名單
票數相同再PK
◎蘇岩《長恨歌》
◎張靜初《七劍》
媽媽和女兒爭獎
在《孔雀》中飾演媽媽的
黃梅瑩在去年年底已經獲得金雞百花最佳女配角獎。在演員整體表現出色的《孔雀》中,她雖然戲分不多,卻依然能夠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有評審甚至認為影片應該加上媽媽的故事。評審還認為黃梅瑩演的《孔雀》中的媽媽與
李克純演的《紅顏》中的媽媽,雖然都是處於同一個時代,同樣與女兒的關係緊張,但黃梅瑩對火候的把握更勝一籌。提名票數第二的
林家宇是一名台灣新演員,18歲的她在處女作《
月光下,我記得》中,扮演一個被母親搶去男友的女兒,獲得
亞太影展最佳女配角提名,在劇中她對角色心理的揣度與表達,遠遠超出她的資歷,加上氣質清純,令人眼前一亮。
《
長恨歌》中的蘇岩和《
七劍》里的
張靜初在提名投票時出現重票,必須再投決定誰先出局。評審彭永堅認為蘇岩在《長恨歌》中雖然出鏡很少,但在整個電影中起的作用一點也不比鄭秀文弱,甚至在演繹年少時的故事時,她的表現超過了
鄭秀文。
舒琪也選擇蘇岩,他認為:“蘇岩在《長恨歌》里的表演恰如其分的,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都給人留下印象,而張靜初在《七劍》里的戲份沒有給她出彩的機會。”不過評審王清華和林奕華就持異見,他們認為,《
七劍》里的村姑跟《孔雀》里的姐姐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與戲,張靜初作為新演員能夠自如地詮釋這兩個角色,可塑性很強。投票結果,
蘇岩以8票對張靜初的3票,輕鬆勝出。
最佳新導演
入圍名單
票數相同再PK
◎李玉《紅顏》
◎鄧漢強《b420》
◎伍思薇《面子》
顧長衛入行22年,從1984年開始擔任攝影師,掌鏡作品包括《
孩子王》、《
紅高梁》、《
菊豆》、《霸王別姬》、《
陽光燦爛的日子》、《
鬼子來了》等,但正式當導演,《孔雀》是第一回。按照候選規則,只有兩部或以下公映作品為新導演,顧長衛完全符合條件,加之《孔雀》拍得好,所以入圍提名在意料之中。
但評審中也有人對此持保留意見,認為顧長衛作為一個在電影業內浸淫多年的電影人,經驗和導演技巧大大超過後輩,這在他的首部作品中已經充分體現;他入圍最佳新導演提名,可能會因實力過強,而使其他新導演失去脫穎而出的機會。
李玉勝在難度高
今年其實新導演表現相當出色,各有各的特色不說,片子都拍得風格明顯、節奏流暢。
李玉、
伍思薇、
鄧漢強三人分別憑《紅顏》、《面子》、《
b420》入圍候選名單。《紅顏》講文革時期一個女子因未婚先孕而被社會輕視壓迫,《面子》是美籍華人伍思薇自編自導、有自傳色彩的女同性戀作品,《b420》則將鏡頭對準當下香港年輕一代,拍他們的迷惘青春。在第一輪提名投票時,三位導演各獲一票,但由於有
顧長衛和
畢國智兩位票數領先,這三位同票的導演需要接受第二輪投票。
評審虞曉毅和杜慶春都認為,純粹從技術層面來看,
伍思薇的《面子》和
李玉的《紅顏》不相上下,但《紅顏》完成的難度要高一些,所以顯得更好。但
王清華強調,在美國拍電影非常困難,跟在自己的故鄉拍電影完全不同,伍思薇作為一個完全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導演,能夠在美國拍電影,而且還是同性戀題材,難度應該更高。評審彭永堅則認為《
b420》能夠反映今後華語電影的發展去向,即拍攝以年輕人為主角的,跟當下生活密切相關的城市電影,所以應該鼓勵。最後李玉以6票勝出,與榮獲
銀熊獎的
顧長衛和本屆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
畢國智一同角逐該獎項。
最佳新演員
入圍名單
票數相同再PK
◎馮瓅《孔雀》
◎劉誼《紅顏》
馮瓅“傻得出位”勝出
去年評選過程中,評審曾經發出“新人獎好難選”的感慨,今年情況大有改善,不僅出現不少氣質各具特色的新演員,而且大部分新演員都頗具實力,比如《孔雀》中的哥哥、姐姐的扮演者馮瓅、張靜初,他們不僅在最佳新演員獎中占有一席,還殺入最佳男女主角獎,已經不只新人這么簡單。馮瓅入圍比較驚險,他和《紅顏》中扮演女兒的
劉誼同得1票,最後靠“傻得出位、傻得豐富”出位,以7票對劉誼的4票勝出。
周杰倫遭實力派夾擊
唱而優則演的台灣歌手周杰倫是幾位競爭者中最具偶像氣質的。他在主演處女作《頭文字D》中本色演出已經引來無數冬粉捧場。在台灣,他引起的偶像風暴甚至成為文化研究課題,這種影響不可避免也成為他銀幕形象的潛台詞,評審黃國兆毫不掩飾他也受到“
周杰倫現象”的影響,認為周杰倫在《頭文字D》中的偶像魅力一覽無餘。
相比之下,
張靜初和馮瓅大學都是讀
導演專業出身,之後“越界”做演員時,對電影的方方面面已經有較深入的了解,並且能夠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專心塑造角色,在演技上是典型的實力派。到底實力派能否抵擋偶像的魅力,拭目以待。
最佳編劇
入圍名單
第一輪投票
鄒靜之、張藝謀(《千里走單騎》)入選
朱天文(《最好的時光》)票
第二輪投票
游乃海、葉天成(《黑社會》)入選
老謀子一掃惡評
《孔雀》不出意料以6票的大比數進入提名,它的劇本曾被評論認為相當完美和成熟,以至
顧長衛一度被認為是照著一個好劇本,才拍出一部好片。
鄒靜之、
張藝謀的《
千里走單騎》劇本以3票進入提名名單。《千里走單騎》的劇本被認為寫得具有相當高的專業水平,評審中有編劇經驗的王瑋便持此觀點。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俠巨製都有劇本太弱的毛病,這次老謀子憑著《千里走單騎》,一掃之前的惡評,再度拍出一部人文氣息濃郁、溫情脈脈的作品。
《最好的時光》受質疑
游乃海、
葉天成的《黑社會》劇本與
朱天文的《最好的時光》均得一票,需要重投。評審
董冰峰認為,杜琪峯想把《黑社會》拍得很大,企圖創造一種龐大的風格,但在龐大的景觀之下,故事線索卻單調凌亂,結尾也比較倉促,劇本對電影的控制不夠。而評審
周成林則認為,侯孝賢的
電影語言已在走下坡路。這其實是一部失敗的作品,雖然巧妙地拼湊人物,但影片本身是空的,在反映新新人類的思維上也不到位。面對如此嚴厲的批評,《
最好的時光》最後以2票對9票的大懸殊,在劇本一項敗給《黑社會》。
相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