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交響樂之咒(第九交響曲綜合症)

第九交響樂之咒

第九交響曲綜合症一般指本詞條

第九交響樂之咒,又稱為“九”字咒,是西方音樂界的一大迷信,主要是指在貝多芬之後的作曲家,都會在創作第九號交響樂曲不久後離世。

基本介紹

  • 別稱:“九”字咒
  • 中醫病名:第九交響樂之咒
  • 多發群體:作曲家
  • 常見症狀貝多芬之後的作曲家,都會在創作第九號交響樂曲後不久離世
起源,其他中咒者,安然無恙者,中咒者簡介,

起源

這個迷信被認為是自奧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開始。他在創作自己第九部的交響樂作品《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時,雖然副標題寫明是一首交響曲(Eine Symphonie für Tenor-Stimme, Contralt -Stimme und große Orchester),但是卻不將此編號。此舉不禁被人解讀成馬勒為了避免自己將步貝多芬後塵而逝世,才行此法。雖然馬勒認為此舉令他可以避過魔咒,但最終他還是中了詛咒,在寫完自己的第九號交響樂曲後離逝,遺下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片段的手稿。
阿諾德·勛伯格在一篇評論馬勒的文章,為這個魔咒留下了一個有趣的註腳:“對音樂家而言,第九號(交響樂曲)似乎是個極限,任何嘗試跨越這個極限的人都必定會離世。這說明這世上有一股不應為我們所知的力量,至少是我們未有心理準備去了解的力量,阻止我們去寫我們的第十號(交響樂曲)。那些完成了第九號(交響樂曲)的(同行)已經與來世不遠了。”

其他中咒者

當時馬勒認為,在他以前中了這個咒的的作曲家只有貝多芬安東·布魯克納,另一個可能是路易·史博爾 (Louis Spohr)。而據稱布魯克納自己也受到這個魔咒的困擾,但不是由於自己所作的交響樂曲的編號,而是自己的第九交響樂曲與貝多芬的同在d小調上。換個角度說,布魯克納在創作第一交響樂曲之前,已經創作了兩首交響樂曲,分別是被他自己稱為f小調實習交響曲的第零零號,和他自己宣布作廢的d小調第零號交響曲。
不少人認為弗朗茨·舒伯特安東尼·德沃夏克皆是中咒者,但在馬勒的年代,人們認為他們並非中咒者。這是由於當時德語地區對他們二人的交響樂曲編號排序大不相同。我們所謂的舒伯特C大調第九交響樂“偉大”當時被編號為第七;而當時只有五首德沃夏克的交響樂被發表,早期的手稿更被認為已經失傳,因此的德沃夏克e小調第九交響樂“新世界”被編號為第五。
而在馬勒之後,庫特·艾特伯格 (Kurt Atterberg)、阿爾弗雷德·施尼特凱 (Alfred Schnittke)、羅格·塞欣斯 (Roger Sessions)、拉夫·沃漢·威廉斯 (Ralph Vaughan Williams)、埃貢·維雷茨 (Egon Wellesz)和馬爾科姆·阿諾德 (Malcolm Arnold)都被視為中咒者。 亞歷山大·格拉祖諾夫 (Alexander Glazunov)是云云中咒者最有趣的一個,他在完成他的d小調第九交響樂第一樂章後,直止26年後他離世時,他再也沒有將他的第九交響樂續寫下去。

安然無恙者

不過也有不少作曲家逃脫了這個魔咒,當中最著名的當數俄國作曲家季米特里·蕭士塔高維奇。他在創作自己的第九交響樂曲時,據說蘇聯當局據說曾施壓與肖氏,要他創作一部等同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的巨著讚頌史達林治下的蘇聯。但肖氏一反常態,將自己的第九交響樂譜寫成十分輕快,略帶諷刺意味的作品。肖氏在這部交響樂的第三樂章,引用了貝多芬和馬勒的第九交響樂的部分樂章,並安排以巴松管奏出,諷刺意味濃厚。肖氏為自己的第九交響樂安排了一個惡作劇式的結尾。而他自己一生總共創作了十五首交響樂,加上他的名聲,成為最著名的作曲家,能脫此魔咒。
當然也有一些比較少見經傳的作曲家,逃脫了這個魔咒:漢斯·維爾納·亨策 (Hans Werner Henze) 完成了自己的第十交響樂;艾德蒙·魯伯拉 (Edmund Rubbra)和 羅伯特·辛普森 (Robert Simpson)各有11首交響樂;海特爾·維拉-羅伯斯 (Heitor Villa-Lobos) 和大流士·米堯 (Darius Milhaud)都作了12部交響曲葛林·布蘭卡 (Glenn Branca)作了14部;阿倫·彼得遜 (Allan Pettersson)則有17;尼古拉·米亞斯科夫斯基 (Nikolai Myaskovsky)則有27,哈維爾戈·布萊恩則有32;阿蘭·霍夫哈奈斯 (Alan Hovhaness)創作了63部交響樂。云云破咒者中,最極端的是芬蘭作曲家雷夫·瑟哲斯泰姆 (Leif Segerstam),他總共創作了180多首交響樂曲。另外有趣的是,破咒者中,亨策和魯伯拉都與貝多芬一樣,在各自的第九交響樂加入了合唱部分。
而在貝多芬之前的作曲家,如作了百多首交響樂的弗朗茨·約瑟夫·海頓和寫下將近50部的莫扎特,皆被視為與魔咒無關。

中咒者簡介

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
舒伯特
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奧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 ,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被稱為“歌曲之王”。
安東·布魯克納
安東·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1824-1896),奧地利作曲家及管風琴家。生於奧地利安斯菲爾登,於維也納逝世。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那宏大的交響曲
安東寧·德沃夏克
安東寧·德沃夏克 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1841-1904)
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紀捷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沃夏克於1841年9月8日誕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一個貧苦家庭里。他的童年是伴隨著辛勤的勞動度過的。十三歲時,他便沿襲父親的道路,當了屠戶學徒。但是少年德沃夏克是一個十分上進,他刻苦自學,並逐漸顯露出音樂才能。他最先跟本村的樂師學習小提琴,十六歲時進入布拉格風琴學校學習。這所音樂學校是他成為音樂家的搖籃。1859年,德沃夏克以優異的成績從布拉格風琴學校畢業,此後他便開始在捷克國家劇院裡擔任中提琴師。在此期間,他廣泛地吸取各種音樂知識和技能,努力學習西歐古典主義和浪漫樂派作曲大師們的創作經驗,並且邁上自己的音樂創作道路。他是一位富有強烈民族感和熱愛祖國民族藝術的音樂家,對捷克民族樂派的偉大創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導和致力發展的民族音樂文化事業由衷地讚賞和擁護。在捷克民族獨立運動的影響下,他為發展民族音樂作出了自己的很大貢獻。
作為作曲家,早在1859年,十八歲的德沃夏克就發表了自己的作品。1865年,他的第一交響曲《茨洛尼斯的鐘聲》問世,此後便開始了他源源不斷的音樂創作。1878年,他創作的《斯拉夫舞曲》獲得很大成功,從此奠定了他作為作曲家的地位。1892年,德沃夏克來到美國,擔任了紐約音樂學院院長,當時德沃夏克已經五十歲了。
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樂創作中,始終把民族性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無論在歌劇、交響樂或室內樂作品中,他都努力把將民族性、抒情性和歐洲古典音樂傳統緊密結合起來,達到儘可能完美的境地。他在美國任教期間,以美國黑人音樂為素材,創作了著名的《F大調弦樂四重奏》(黑人四重奏)和他那光輝的代表作《自新大陸交響曲》。
德沃夏克一生的作品很多,體裁也很廣;他共創作了十二部歌劇,十一部神劇清唱劇,九部交響曲,五部交響詩,六部協奏曲,三十二首室內樂重奏曲,此外還有大量的鋼琴曲、小提琴曲、序曲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狂歡節序曲》、《F大調弦樂中重奏》和歌劇《水仙女》、《國王與煤工》等等。
1904年5月1日,德沃夏克中風布拉格不幸逝世,終年六十三歲。
古斯塔夫·馬勒
古斯塔夫·馬勒 (Gustav Mahler,1860-1911),傑出的奧地利作曲家及指揮家。出生於波希米亞的卡里什特,他的許多作品體現了他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理解。代表作有交響樂《巨人》、《復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拉爾夫·沃恩·威廉斯
拉爾夫·沃恩·威廉斯(1872-1958)是英國作曲家、著作家和指揮家。他在生於英國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的下安普內(Down Ampney),父親是當地的一個教區牧師。六歲起威廉斯在他的姨媽指導下學習音樂,七歲開始學小提琴。在查特豪斯(Charterhouse)學校讀書時,他是學校樂隊的小提琴手,在劍橋三一學院後,他開始學習作曲。1890年夏,沃恩·威廉斯來到了慕尼黑,在這裡他聆聽了華格納樂劇女武神》,從而更加堅定了他早已立下的志願----當一名作曲家。回國後,沃恩·威廉斯進了皇家音樂學院學習和聲與作曲。1897年,他來到柏林,拜M.布魯赫為師,1909年又到巴黎求教於拉威爾。在這求學期間,他先嘗試著寫了一些歌曲,不久後便投入大型樂曲的創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