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堯

王學堯(1910—1936),乳名:得運,1910年2月生於黑龍江省阿城縣一個小職員家裡。幼年隨父遷居到今黑龍江省安達市,在鐵道西北二道街一家私塾讀書,取學名王道德。後進華俄國小校(後改為興安中學)讀書,並開始學習俄語,畢業後,考入哈爾濱法政大學經濟系,改名王為公。犧牲時任中共密山縣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學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10年
  • 逝世日期:1936年
  • 職務:中共密山縣委書記
  • 乳名:得運
  • 語言:漢語,俄語
人物生平,主要事跡,

人物生平

初識革命
1926年王學堯離開法政大學,在哈爾濱第二女子中學任教,並在北滿翻譯社做俄文文字翻譯工作,此間,曾改名王道茲、王鐵夫
“九·一八”事變前夕,學堯一家搬到了哈爾濱市,住在新安埠(現在的道里街)安豐街31號。在這裡,他結識了地下黨金劍嘯同志,受他的影響,學堯讀了一些馬列主義的書籍,對無產階級的革命認識不斷提高。1932年5月,學堯同志在中共哈市委組織部長楊一辰、地下黨金劍嘯同志的不斷培養教育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初試啼聲
學堯同志入黨後,以哈爾濱道里中國八道街(現西八道街)白宮飯店的翻譯為公開職業,按照地下黨組織的部署,進行地下革命活動。1932年秋,地下黨組織派學堯同志進入英國人開辦的“英亞社”,參加“哈爾濱新聞”的編譯工作,藉機在《國防協報》、《大北報》、《大北畫刊》等報刊上發錶帶有革命性的文章或繪畫。
燎原革命火種
1934年,學堯同志負責中共哈爾濱市道里區委的領導工作,具體負責學生工作。他在有的學校里建立了地下黨團組織,經常向學生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和革命思想。1935年春天,他到三棵樹鐵路機務段開闢共青團的工作,不久,在那裡就建立了團支部,吸收了20多名鐵路工人加入共青團。
學堯同志生活儉樸,為了革命工作,他省吃儉用,在黨的培養教育下,他更加堅定了為抗日救國、為無產階級革命奮鬥終生的思想。1934年8月,他和一個無父無母的農村姑娘周占英結了婚,並成了他以後做地下工作的得力助手。

主要事跡

1935年春節過後,滿洲省委派學堯同志去密山縣工作。1936年4月,由於叛徒告密,在哈爾濱市被日本憲兵逮捕,監押在哈爾濱日本特務機關。敵人對他施以嚴刑拷問,學堯同志挺刑拒供,表現頑強,始終沒有說出組織和同志們的情況。敵人把他轉押到道里監獄,同年10月,判處他死刑,他視死如歸,毫不懼懦。10月13日下午,他高呼“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並高唱《國際歌》昂首挺胸赴刑場,英勇就義,年僅2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