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南

王哲南

王哲南(1926-2002),山東省文登市人,1926年11月3日出生於一個貧農家庭。他從青少年時期就參與了抗日救亡運動,1940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1942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湖北黃石市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哲南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省文登市
  • 出生日期:1926
  • 逝世日期:2002
  • 性別:男
生平經歷,解放前,解放後,歷史評價,

生平經歷

解放前

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文登縣兒童團長、東海地委青聯兒童部組織部長、文登縣三區青教會會長、文登縣委教育團教員、靖海區委宣傳委員。解放戰爭和建國初期,他歷任膠東石島市工委宣傳部幹事、支前指揮部政治處主任、文登縣靖海區委副書記,河南省宜南縣平等區委書記,洛陽地委宣傳部幹事、團地委副書記。為堅持對敵鬥爭,為支援解放戰爭和建國初期的農村建設做了大量工作。

解放後

1952年10月,王哲南同志調武漢工作,歷任武昌區團委書記、團市委組織部長、市委基建部幹部處長、武漢冶電業局黨委第二書記、武漢汽輪機廠(曾更名為武漢汽車總廠)黨委書記、武漢市委副書記、黃石市委第一書記、武漢市顧問委員會副主任、政協武漢市第七第八屆委員會主席、黨組書記等職務。在十年動亂時期,他堅持抓生產、促發展,以實際行動對林彪、“四人幫”反黨集團進行抵制和鬥爭,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品質。
1973年1月至1980年4月,王哲南同志在擔任市委副書記、主管黨務和群團工作期間,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幹部政策,撥亂反正,平反了大量冤假錯案,使一大批幹部獲得解放,重新走上各級領導崗位。同時,致力於培養、提拔年輕幹部,為加強武漢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作出了貢獻,為武漢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奠定了組織基礎。1980年4月至1983年10月,他在擔任黃石市委第一書記期間,與黃石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團結奮鬥、大膽改革、開拓創新,為黃石城市的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受黃石廣大幹部民眾愛戴和好評。1988年3月,王哲南同志擔任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後,緊緊依靠政協黨組和主席會議全體成員,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突出團結和民主兩個主題,堅決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方針,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開創了政協武漢市第七第八屆委員會工作的新局面。1997年6月,王哲南同志離休後,仍十分關心黨的事業,關心和支持我市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是全市人民愛戴的德高望重的老領導。
王哲南因病於2002年11月2日17時逝世。

歷史評價

王哲南同志一貫忠於黨、忠於人民,對共產主義矢志不渝。他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了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他政治堅定,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為黨和人民奮鬥不息;他顧全大局,堅持原則,嚴於律己,維護團結,始終以黨的事業為重;他工作勤勉,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關心幹部,密切聯繫民眾,時刻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努力為基層排憂解難;他作風正派、民主,實事求是,襟懷坦白,光明磊落;他謙虛謹慎,待人寬厚;他廉潔奉公,艱苦樸素,嚴格要求自己和家屬子女及身邊工作人員,始終保持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
王哲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