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博物館

淮南市博物館

淮南市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是全省首批建立的市級博物館之一。屬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是全市文物與自然標本的主要收藏、宣傳、教育和科研機構,同時擔負著全市文物保護、管理和搶救性發掘工作。坐落在洞山中路15號的新館已建成,建築面積9812平方米,2007年完成二期續建工作,三期續建工程即將展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淮南市博物館
  • 外文名稱:Huainan Museum
  • 類別:免費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 地點: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5號
  • 館藏精品:東漢醬釉瓷罐
  • 面積:15.69畝
  • 建築面積:9812平方米
  • 級別: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開館時間:1958年
  • 票價:免費
發展歷史,建設布局,《淮土遺珍》,《壽州窯》,臨時展覽,館藏文物,特色活動,參觀信息,地址,交通線路,開放時間,參觀門票,

發展歷史

淮南市博物館位於淮南市洞山中路15號,東距市政府200米,北臨洞山中路,交通便利,環境幽雅。總占地面積15.69畝,建築面積10200平方米,現有4個陳列展廳(2個基本陳列、2個臨時展廳),展廳面積近6000平方米。收藏有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的歷代文物,重要藏品有商、周以來的青銅禮器,包括春秋晚期蔡昭侯墓、蔡聲侯墓、戰國楚幽王墓出土的歷代珍貴文物和經考古發掘的隋唐壽州窯瓷器標本10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8件、二級文物80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總計有1000餘件套兩國和漢代文物以及隋唐古壽州窯瓷器最具地方特色。
我館始建於1958年,是安徽省首批建立的市級博物館之一,屬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是全市文物與自然標本的主要收藏、宣傳、教育和科研機構。1986年,在淮南市博物館的基礎上成立了淮南市文物保護局,自此市博物館“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承擔著全市不可移動文物的管理、維修保護和古墓葬搶救性清理髮掘等工作。2008年淮南市博物館新館建成。9月12日,淮南市博物館以嶄新的面貌實行對外免費開放。

建設布局

《淮土遺珍》

集中展示淮南歷年來出土和徵集的各類精美器物,設有古代銅器、兵器、銅鏡、陶瓷器、玉器和綜合類共6個單元,基本反映了淮南地區各時代的文明成果。

《壽州窯》

分中國陶瓷發展簡況、壽州窯燒造歷史和成就、壽州窯生產流程以及觀眾互動等四個單元,全面展示了淮南地區隋唐壽州窯的燒造歷史和工藝成就。

臨時展覽

為滿足觀眾的不同文化需求,積極宣傳淮南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提升市民的文化素養,曾推出《淮南出土文物陳列》、《澳門回歸展覽》、《紅岩魂》等陳列。遷入新館後,特地設有臨時陳列展廳,通過引進展覽和個人藏品展覽,向觀眾展示不同的文化專題內容。成功舉辦的專題陳列主要有:《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書畫攝影展》、《第二屆中國·淮南國際少兒書畫展暨盛世典藏大賽》、《慶祝建國60周年郵展》、《輝煌60年淮南市攝影展》、《市人大書畫展》、《市畫院書畫精品展》、《騎山杯全國中青年書法作品展》、《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騎山杯少兒書法大賽》、《潘玉良畫展》、《銘志杯全國中青年作品展》等十幾個大型書畫展覽。

館藏文物

東漢醬釉瓷罐 1972年出土於謝家集區唐山鎮九里崗磚墓,高24厘米、口徑16.9厘米,內外通體施醬褐色釉。為我國早期成熟瓷器,國家一級文物
淮南博物館鎮管之寶淮南博物館鎮管之寶
戰國楚國銅量 1957年徵集,口徑11.8厘米,重1850克,一級文物。扳左側上方陰刻一個“王”字。器體厚重,系楚國官用量器。
唐壽州窯黃釉盞 1985年6月徵集,高4.4厘米,一級文物。玉璧形圈足,內外施黃釉(足底無釉),釉色光潔瑩潤,造型規整,為壽州窯產品中的精品。
唐壽州窯黑釉瓷注 1985年6月謝家集區徵集,高20.4厘米,一級文物。周身施黑釉近底,造型規整,為壽州窯產品中的精品。

特色活動

陶瓷製作互動 通過展示,讓觀眾熟悉陶瓷的製作工序並親手製作。

參觀信息

地址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5號
淮南市博物館位於淮南市洞山中路15

交通線路

長途汽車站乘3、121、9、24、110、816、813路,火車站乘122、6、110、24路公車

開放時間

上午9:00——下午16:30 (中午不休息,周一、周二閉館,節假日照常開放)

參觀門票

自2008年9月起實行對外免費開放,實行免費參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