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粗絲木

毛粗絲木

毛粗絲木(拉丁學名:Gomphandra mollis Merr.),是雙子葉植物綱、茶茱萸科、粗絲木屬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小枝圓柱形,葉紙質或幼時近膜質,長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聚傘花序與葉對生,密被黃色短柔毛,花多數,雄花白色,花萼杯狀,花絲扁平,花葯橢圓形,子房不發育,圓錐狀,核果橢圓形,花期3-6月,果期4-7月。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2-7米;小枝圓柱形,被短柔毛。葉紙質或幼時近膜質,長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11-2 8厘米,寬3-13厘米,先端漸尖至突漸尖,基部近圓形,表面無毛或幼時疏被及沿中脈密被黃色短柔毛,乾時為深黑色或黑橄欖色,具光澤,背面密被淡黃色短柔毛,側脈8-10對,表面通常明顯,背面隆起,上升,至邊緣不明顯或通常成弧曲網脈,網脈稀疏;葉柄長1(-3)厘米,密被黃色短柔毛。
聚傘花序與葉對生,長4-5厘米,密被黃色短柔毛,具花序柄,長1-3厘米,明顯的4分枝,呈輪生狀排列,花多數,在分枝末端成聚傘狀頭狀花序。雄花白色,5數,長約5毫米,花柄極短或近無柄;花萼杯狀,短,長約0.5毫米,截形或微5裂,邊緣具短纖毛,萼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1.5毫米,漸尖成內向彎曲;雄蕊長約4毫米,花絲扁平,上部寬約1毫米,向下逐漸狹窄,上部具無色透明的髯毛,長1-1.5毫米,先端棒狀,花葯橢圓形,長0.7-1毫米;子房不發育,圓錐狀,無毛,長約1毫米。雌花未見。
核果橢圓形,長約1.5厘米,徑約0.7厘米,果柄密被黃色長柔毛。花期3-6月,果期4-7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50—1100米的疏、密林及山地季雨林中,或山谷、路旁,偶見至常見。

分布範圍

分布及生境:分布於滇東南(麻栗坡、屏邊、河口);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