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李

欖李

欖李,別名:灘疤樹,拉丁文名: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使君子科欖李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皮褐色或灰黑色,粗糙,枝紅色或灰黑色,具明顯的葉痕,初時被短柔毛,後變無毛。葉常聚生枝頂,葉片厚,肉質,綠色,乾後黃褐色,匙形或狹倒卵形,鱗片狀三角形,著生於萼管的基部,宿存;萼管延伸於子房之上,基部狹,漸上則闊而成鐘狀或為長圓筒狀,頂端冠以萼肢;種子1顆,圓柱狀,種皮棕色。花果12月至翌年3月。

圖片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欖李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桃金孃目
  • :使君子科
  • :欖李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8米,徑約30厘米,樹皮褐色或灰黑色,粗糙,枝紅色或灰黑色,具明顯的葉痕,初時被短柔毛,後變無毛。葉常聚生枝頂,葉片厚,肉質,綠色,乾後黃褐色,匙形或狹倒卵形,長5.7-6.8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漸尖,葉脈不明顯,側脈通常3-4對,上舉;無柄,或具極短的柄。總狀花序腋生,花序長2-6厘米;花序梗壓扁,有花6-12朵;小苞片2枚,鱗片狀三角形,著生於萼管的基部,宿存;萼管延伸於子房之上,基部狹,漸上則闊而成鐘狀或為長圓筒狀,長約5毫米,寬約3毫米,裂齒5,短,三角形,長1-2毫米;花瓣5枚,白色,細小而芳香,長橢圓形,長4.5-5毫米,寬約1.5毫米,與萼齒互生;雄蕊10或5枚,插生於萼管上,約與花瓣等長,花絲長4-5毫米,基部略寬扁,上部收縮,頂端彎曲,花葯小,橢圓形,藥隔凸尖;子房紡錘形,長6-8毫米;花柱圓柱狀,上部漸尖,長4毫米;胚珠4枚,扁平,長橢圓形,倒懸於子房室之頂端,珠柄大部分合生而不等長。果成熟時褐黑色,木質,堅硬,卵形至紡錘形,長1.4-2厘米,徑5-8毫米,每側各有宿存的小苞片1枚,上部具線紋,下部平滑,1側稍壓扁,具2或3棱,頂端冠以萼肢;種子1顆,圓柱狀,種皮棕色。花果12月至翌年3月。
欖李欖李

分布範圍

產廣東(徐聞、海南島)、廣西(合浦、防城)及台灣省海岸邊。分布於東非熱帶、馬達加斯加、亞洲熱帶、大洋洲北部和玻里尼西亞至’馬來西亞。印度沿岸不見分布。

主要價值

能用途分類: 醫藥
欖李欖李
樹液熬汁:用於鵝口瘡、雪口瘡。
來源: 《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