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大寺
- 外文名: とうだいじ
- 地點:日本奈良縣寺廟
- 建立時間:728年
- 最佳遊玩季節:春季最佳。
- 建議遊玩時長:半天
- 開放時間:11月至2月:8:00-16:30
- 門票價格:大人500元,兒童300元
- 英文名:Todai-ji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景點美圖,佛寺簡介,建築風格,寺院前身,歷史沿革,建設背景,大佛造立,大佛開眼,鑒真授戒,建築名勝,寺內國寶,重要法事,重要節日,
佛寺簡介
東大寺大佛殿,正面寬度57米,深50米,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大佛殿內,放置著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盧舍那佛。東大寺院內還有南大門、二月堂、三月堂、正倉院等。南大門有很著名的雙體金剛力士像。二月堂能夠俯視大佛殿和眺望奈良市區。
建築風格
兩宋時期東南沿海地方風格明州造,即天竺樣。(山門及大佛殿)
寺院前身
8世紀上半葉大佛殿以東,若草山麓建立起了寺院的前身。據《東大寺要錄》記載,天平5年(733年)若草山麓創建的金鐘寺是東大寺的起源。另有一說,據正史《續日本記》載,神亀5年(728年),第45代天皇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后的皇子菩提早逝,為此在若草山麓設山房,常住有僧侶9人,此為金鐘寺之前身。據載金鐘寺在8世紀中葉設有羂索堂、千手堂等,據推測羂索堂應為現在的法華堂(又稱三月堂、本尊為不空羂索觀音)。天平12年(740)發生藤原廣嗣之亂以來,奈良廢都,政治中樞輾轉於恭仁京(今京都府相樂郡加茂町)、近江(滋賀)紫香樂宮、難波宮(今大阪市東區法圓坂町)之間,社會極度混亂。為求國泰民安,聖武天皇下詔各國興建國分寺、國分尼寺。
天平13年(741年)國分寺建立之詔發布,翌天平14年(742年),金鐘寺被定為大和國的國分寺,更寺名為金光明寺。大佛的鑄造始於天平19年(747年),“東大寺”之寺號應該是始於此時。另外,監管東大寺建設的“造東大寺司”的可考最初史料記載為天平20年(748年)。
東大寺與各國國分寺在組織上雖然沒有從屬關係,但由於東大寺在中央,由天皇主持修建,而國分寺在地方,由地方政府的國司監造和監管,所以不僅在佛教信仰上存在密切關係,在形式上也有上下從屬關係。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說,東大寺也稱總國分寺,此名最早出現於鎌倉時代的文獻里。
歷史沿革
建設背景
大佛造立
聖武天皇頒布大佛造立之詔是在天平15年(743年)。當時,都城為恭仁京(今京都),天皇行宮是位於恭仁京東北的紫香樂宮(今滋賀縣甲賀市),大佛鑄造也在當地開始。此後聖武天皇短期間內屢次遷都,2年後的天平17年(745年),定都平城京的同時在現在的東大寺所在地開始了大佛的鑄造。這是一項艱難浩大的工程,大佛鑄成以後,天平勝寶4年(752年)天竺(印度)出身的僧人菩提仙那主持了大佛開眼會。大佛鑄造完成後大佛殿的建設工事又接著開始、天平寶字2年(758年)竣工。
大佛開眼
天平勝寶四年(752)四月九日,舉行了盛大的大佛開眼供養法會,聖武太上皇、光明皇太后、孝謙天皇與文武百官參列,萬餘名僧侶參加,表演並演奏了久米舞、唐古樂、高麗樂、林邑樂,“自佛法東渡以來,齋會儀未嘗如此盛大過。”因聖武太上皇正在病中,故由天竺菩提僧正(菩提仟那,又名婆羅門僧正)代執開眼筆,此筆現藏於正倉院,所系“五色縷”,長及大佛殿外,無數蒞臨者扶之以結法緣。
鑒真授戒
公元753年,唐鑒真和尚歷盡艱辛東渡日本,在大佛殿前臨時建造的戒壇向聖武太上皇等僧俗授戒。大佛殿西側的戒壇院即是鑒真和尚平時傳授戒律的場所,內設授戒室(金堂)、講堂、僧房,規模較小。不久唐招提寺建成後,鑒真和尚移至唐招提寺,而有關人員仍在這裡傳授戒律。
東大寺不僅是祈禱天下太平、萬民安康的道場,同時還是積極推進教理研究、負有培養學僧重任的寺院。奈良時代,法相、三論、俱舍、成實、華嚴、律等六宗已傳到日本,東大寺六宗兼學,尤重華嚴。南大門上高懸“恆說華嚴院”匾額,盧舍那佛前有燈置於一對鏡子中間,燈光層層映於兩側的鏡內,表示法界緣起重重無盡。大佛殿內置有六座佛龕,名曰“六宗櫥子”,裡面安放有各宗根本經典,門上繪有各自的祖師及守護神像。
平安時代,除六宗外,天台、真言兩宗的教學研究也頗為盛行,東大寺標榜“八宗兼學”。由於鑒真和尚帶來的經典被廣為傳誦,華嚴教學與天台教學關係密切起來。真言密教方面,自金鐘寺時代起古密教就很盛行,更有弘法大師空海及其門下在南都奈良弘傳密教的基礎,因此專研密教的學僧聚居於此,建立了十餘所子院(院家),如弘法大師創建的真言院(821)、聖寶僧正(理源大師,醍醐寺開山)創建的三論真言兼學的東南院(875)等。
戰國時代的永祿十年(1567),發生三好、松永之亂,大佛殿再次被燒毀,盧舍那佛的頭部、左手被燒落,上半身及蓮華寶座受損嚴重。由於東大寺各地莊園已歸武士所有,堺(在大坂附近)和兵庫港的關稅也不能徵收,經濟陷入危機。直至江戶時代中期,盧舍那佛百餘年間仍裸露在外,遭受風雨的侵蝕。在公慶上人奔走之下,元祿五年(1692)大佛修復完工,舉行了開眼供養大法會。法會規模宏大,並與萬僧供養法會同時進行,持續達一月之久。當時參加的僧眾二十餘萬人,結緣之人更是不計其數。寶永六年(1709)舉行大佛殿落成法會。其後大佛殿雖經過明治、昭和時代的大修,規模趨小,但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
建築名勝
東大寺的伽藍以大佛殿(金堂)為中心。在中門與南大門之間有東、西七重塔;北有講堂、三面僧房、食堂,西有戒壇院,西北是正倉院、轉害門;東側有二月堂、羂索院(法華堂)、開山堂等。寺域廣闊,規模宏大。
被稱為世界遺產的東大寺正門——南大門,寬約50米、高約25米。於760年建成但因為火災燒毀了,於鎌倉時期被修復重建。南大門設有高大威猛的金剛力士像(哞形像)。
在奈良時代的日本,《華嚴經》廣受尊崇。除知識寺內有盧舍那大佛外,大安寺內也有依據《華嚴經》而作的數幅畫像。天平十二年(740),大安寺新羅僧審祥受邀到金鐘寺宣講六十卷本《華嚴經》達三年之久。金鐘寺是華嚴寺的前身,是日本最早宣講《華嚴經》的寺院。審祥(?—742,日本華嚴宗初祖)去世後,東大寺開山良辨(689—773,日本華嚴宗二祖)繼續傳法,奈良時代東大寺成為日本弘布華嚴宗的中心。
金鐘寺是神龜五年(728)為紀念未滿周歲即夭折的皇太子基親王而建。當時這座寺里常住僧僅9人,進行《華嚴經》講座等教理研究,還舉行十一面觀音、千手觀音等古密教信仰活動。天平十七年(745)始建大佛,金鐘寺被納入東大寺大伽藍。
東大寺東側的法華堂(三月堂),因本尊是“不空羂索觀音”而又稱羂索堂。據正倉院所藏的史籍記載:羂索堂在建造大佛的準備階段,先於中心伽藍的主要建築(如大佛殿、講堂等)建成,並在始造大佛的那一年,在羂索堂僧坊開始了教學活動。
羂索堂的本尊與十一面觀音、千手觀音一樣,同屬於密教的變化觀音,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繼承了金鐘寺時代以來的傳統。羂索堂及羂索院之名,均緣於本尊。所以在這裡進行宗教活動的人被稱為“羂索堂眾”,這種獨特的稱呼保持了相當長的時期。每年在位於法華堂北側舉行的修二會(取水節),是以十一面觀音為本尊,懺悔罪障,祈求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的法會。據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它並不是國家明令進行的法會,而是以實忠和尚為首的羂索堂眾表達信仰的一種方式。由於每年舊曆三月在羂索堂舉行“法華會”,所以法華堂又稱三月堂。
二月堂之名緣於舊曆二月舉行的修二會。二月堂東北相傳有由行基菩薩(668—749,奈良時代高僧,致力於民間弘教及社會福利事業)創建的天地院,吉祥堂、如法院、千手堂點綴左右。
法華堂作為華嚴宗的根本道場,是東大寺諸堂中非常重要的殿宇。時至今日,東大寺在選拔學僧時,仍在這裡進行“豎義研學”(口試)儀式。二月堂是有名的觀音道場,不僅修二會期間,而且一年四季香客不斷。這些傳統都始於金鐘寺時代。
寺內國寶
舉國興建併名揚海內外的毗盧遮那佛,歷史上因天災和戰亂而數度修復,大佛的腹部及蓮花座的一小部分是僅存的原物。刻於蓮花座上的蓮花藏世界圖,從基壇上發掘出的狩獵文銀壺、蟬形鏁子(錠)、金佃莊大刀及鎮壇具、大佛殿前的八角燈籠、灌佛會(花會)本尊——誕生釋迦佛像等,都與大佛同期建造,好像均出自於造東大寺司之手。盧舍那佛深受唐代美術作品的影響,匠心獨運,氣勢雄渾,金色生輝。
法華堂本尊不空羂索觀音像,是用兩年時間於天平十九年(747)完成的脫活乾漆像,三目(額上有第三隻眼)八臂,象徵觀音菩薩超現實的普渡眾生的能力。中間兩隻手合十,另六隻手的肘部都靠近軀體,設計得天衣無縫;表情端莊,富有感染力。此像造於興建大佛的準備階段,當時嚴酷的現實生活並沒有動搖人們造佛的意志,從這尊觀音像中似乎可感受到人們希冀以造佛的功德來化解世間苦難的心情。
不空羂索觀音像的左前方是月光菩薩像,與本尊高大堅固的造形相比,月光菩薩雙手合十,身著唐服,與人身等高,表情恬適自然。面頰及雙手的肌膚充分利用泥塑的特性,柔軟富有彈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衣服寬大,然腰束雙帶,年青的軀體與自然的服飾並不是寫實,而是淨化每一個細節,使之融入到自然和諧的整體之中。與不空羂索觀音幫助人類挑戰殘酷的現實生活這一人類救世主的形象相比,月光菩薩使祈禱者的心靈淨化升華,把人引入清淨世界。
東大寺還保存了許多風格各異的建築用瓦。鐙瓦(屋檐圓瓦,直徑19公分)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奈良時代(710—784)東大寺創建時期製造,內側刻有雙瓣八葉蓮花紋,外側是一圈大粒連珠。中心部位是一顆蓮子外環六粒蓮子。此瓦是興福寺用瓦的仿製,造形簡潔,蓮華紋力度感強,風格獨特,所以也稱東大寺式瓦,在大佛殿院、南大門及西塔遺址等東大寺境內出土了很多。
宇瓦(寬27.2公分,厚8公分)與鐙瓦配合使用,也是東大寺創建時期用瓦。內側以整齊的蔓藤花紋為主,外側是大粒連珠,素邊。中間蔓藤花紋採用對葉形寶相花紋,平淡素雅中透著變化。這種對葉形寶相花紋造型始於天平十八年(746),常見於法華堂本尊不空羂索觀音像等奈良時代後期的許多文物上。
鬼瓦(高50.8公分,寬44.5公分;奈良時代)有被火燒過的痕跡,下側圓拱形處嵌入鐙瓦,椽圓眼、獅子鼻且鼻孔張開是其特點,周圍的連珠及額頭的鋸齒紋繼承了白鳳時代(645—710)後期藤原宮出土的唐式瓦花紋的傳統。
重要法事
因“取水”而聞名的二月堂修二會,是東大寺一年中最重要的法事活動,始於天平勝寶四年(752)東大寺開山良辨僧正的高徒實忠,其正式名稱為十一面悔過法。“十一面悔過”即在十一面觀音前懺悔日常所犯的過錯。人有貪、瞋、痴三毒,要犯各種錯誤,隨著心垢不斷積蓄,就會迷失方向,不能正確認識事物,甚至患病。因此,要懺悔罪障,消除因自己所犯的惡業而帶來的不幸和災難,清淨心身。遠在修二會開始的古代,它本是為國家舉行的宗教儀式。天災、叛亂及疫病流行被視為國家大患,為消除此患,就要舉行祈禱天下泰平、五穀豐登、人民幸福的活動。
為國家和萬民悔過,須有特定的集團和大型儀式。因此,由僧團共同舉行法會以悔過,修二會便是其中的儀式之一。僧侶被稱為“練行眾”,現在由11人組成,分工各不相同。授戒師、大導師、結印誦唱陀羅尼咒的咒師,及總管修二會內外雜務的堂司等4人被稱為四職,其餘7人名平眾,而且還有許多人輔佐練行眾,直接參加法會的人多達30餘名。
練行眾代人懺悔罪障,向觀音菩薩祈福,即在觀音菩薩與人之間起一種媒介的作用。修二會分前行和本行兩個階段,2月20日至28日是前行期,在戒壇院舉行,稱別火。練行眾在此期間,告別平日的生活,清淨心身,為本行做準備,如給只在修二會期間穿的紙衣紙染花紋,用紙做莊嚴二月堂須彌壇的山茶花,練習誦唱“聲明”經(即梵歌)。別火結束的2月28日下午,練行眾轉移到二月堂內的參籠住宿,當日深夜開始舉行本行法會。本行持續2周,分上7日和下7日,每日又分日中(白天)、日沒(傍晚)、初夜、半夜、後夜、晨朝(早晨)等6個時段分別舉行活動,即“六時行法”。各時唱誦的經即“聲明”,因時段不同而長短、緩急有異,富於變化。這也是佛教音樂的一種,其主要部分是唐玄奘譯《十一面神咒心經》的精華,唱觀音菩薩名,祈願觀音菩薩慈悲濟世。
初夜奉讀“神名帳”。相傳實忠開始六時行法時,由於奉讀“神名帳”,諸國神靈競相來到二月堂,祝福並守護行法,唯獨若狹遠敷明神喜歡釣魚而遲到,幸虧在行法即將結束時趕到。若狹遠敷明神非常激動,為了表達歉意,聲稱要敬獻閼伽水。話音剛落,兩隻黑白鸕鶿從地上破石飛出,甘泉噴涌,香水四溢。時人用石塊將它圍起來,取名閼伽井。從那以後,每年舊曆二月十二日後半夜,取此香水供奉觀音菩薩。這就是“取水”的由來。
此外,練行眾挽起袈裟和衣服,沿堂“疾走”;為了燒盡人間的煩惱,在堂內揮舞松枝球,舉行名為“噠陀”的火行法;青衣女人也閃亮登場,奉讀“過去帳”,極富浪漫色彩和想像力。東大寺通過舉行這些夢幻般的活動,將人們重新帶回一千二百年前的世界。
重要節日
每年3月1日起,奈良東大寺著名的汲水節開始了。這天傍晚7點左右,僧侶們手裡揮動著巨大的火把,在二月堂的迴廊內奔跑。據說如果能沾到火星,這一年內就可以躲避災難、平平安安。這是汲水節期間最不能錯過的。這項活動將持續到14日。
“汲水”在13日清晨進行,是整個活動的高潮。僧侶們汲取只有這天才會在寺廟建築前湧出的水,供獻給神佛,據說這水具有醫治百病之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