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聲

摹聲是以模擬客觀世界事物的聲音作為造詞的依據。有兩種情況:一是單純模擬事物的聲音,主要起描繪聲音的作用,這類詞的語音形式與事物現實的聲音相似,主要是擬聲詞,例如:嗚嗚(風聲)、嘀嗒(雨聲)、汪汪(狗叫聲)、潺潺(水流聲)、丁當(物體撞擊聲)等,嘆詞實際上也是摹聲,如“哎喲、啊、唉”等。一是不單純模擬和描寫聲音,而是指稱發出這種聲音的事物。例如:“布穀、知了、蟈蟈、雞、鴨、貓”等。

摹聲說
關於語言起源的學說之一:
“摹聲說”首先是由古希臘哲學派別之一的斯多葛學派提出的。
摹聲說認為,語言起源於對外界聲音的模仿,其根據是各種語言中都有一些摹聲詞。
任何一種語言都有數量不等的摹聲詞,但這並不能證明語言起源於摹聲。其一,任何語言中的摹聲詞都是少數,靠這些少數的摹聲詞,根本不能形成最起碼的語言系統。其二,客觀世界的事物非常之多,有許許多多的事物根本無法摹聲。其三,如果語言起源於摹聲,各種語言的摹聲詞應該是相同的,但是即使是象聲詞這種以模擬聲音而構成的詞,各語言也有差異。有此三點,說明摹聲說不能解釋語言的起源問題,雖然通過摹聲可以解釋一些詞語的構詞理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