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
建制沿革
秦 統一六國後為北地郡轄。
漢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區境屬北地郡廉縣(治今平羅縣下廟鄉西南)轄。不久,歸屬朔方郡。
三國西晉區境先後為匈奴、羌、鮮卑等少數民族所據,復為遊牧之地。
東晉十六國 區境先後為前趙(匈奴族)、後趙(羯)、前秦(氐)、後秦(羌)、夏(匈奴)各族政權所控制。
南北朝太和初 區境屬靈州普樂郡。北周(557年至581年)區境屬懷遠縣。
隋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屬廣閏縣;仁壽元年(601年),為避太子楊廣名諱,改廣閏為靈武縣;至楊廣大業年間,區境又屬靈武郡。
唐 唐前期區境屬靈州都督府;安史之亂前後,屬朔方道節度使。先天二年(713年)區境屬定遠軍,後定遠軍升為縣;景福二年(893年)升為州,名警州。
五代 區境先後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政權所控制,為靈州節度使轄區。後晉天福七年(942年)將警州降為威肅軍;
北宋 屬陝西路靈州定遠鎮所轄。至道年間(995年至997年)改為威遠軍。
西夏區境歸定州省嵬所轄。
元 屬甘肅行中書省寧夏路(今銀川市)定州。
明 嘉靖二十年(1541年),筑北長城後(在今紅果子地區),河西北長城以北地區為蒙古部落所據。區境被蒙古部落控制。嘉靖三十年(1551年),區境此時屬寧夏衛平虜守御千戶所。
清 屬甘肅省寧夏府平虜守御千戶轄。雍正三年(1725年)改稱平羅縣,區境屬平羅縣轄。雍正四年(1726年),屬寧夏衛寶豐縣(治平羅縣寶豐鎮)轄。雍正七年(1729年),區境為市口堡屬寶豐縣。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因地震寶豐縣毀而併入平羅。光緒年間(1908年)前,石嘴山設鎮。
中華民國民國初 區境屬甘肅省寧夏道(先後改為朔方道、寧夏道、寧夏行政區)。民國18年(1929年)寧夏建省,民國30年(1941年),劃平羅縣的王全口、高莊、惠北、靈沙等地及其以北地區設定惠農縣,隸屬寧夏省轄。地域即為現惠農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4日惠農縣人民政府成立,縣黨政機關駐寶豐鎮,屬寧夏省轄。1954年9月寧夏省撤銷,與甘肅省合併,設銀川專署,屬甘肅省銀川專署管轄。10月,縣黨政機關遷至黃渠橋。1958年9月銀川專署撤銷,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屬寧夏回族自治區管轄。1960年3月,在惠農縣的基礎上成立石嘴山市,惠農縣撤銷。
1950年2月,經寧夏省人民政府批准,惠農縣改劃為6個區,27個鄉,187個行政村。4月,又將6個區改劃為5個區27個鄉,168個行政村。同年,又將全縣的168個行政村劃為171個行政村。
1951年1月,寧夏省政府批准,將黃渠橋、石嘴山、寶豐3鎮定為城市地區。1952年3月,寧夏省政府將惠農縣定為丁一等縣。同時將全縣27個鄉改劃為5個區34個鄉。1953年全縣進行調整,轄5個區,34個鄉,231個行政村。
1954年3月,經寧夏省政府批准,惠農縣在原第二區、第五區的基礎上分別成立寶豐回族自治區、靈沙回族自治區,將原四區改為二區,一、三區不動,原各區所轄鄉不變,共5區34鄉。同年4月,惠農縣村建制,調整為225個村。10月15日,根據甘肅省人民政府委員會“撤區並鄉”的指示,惠農縣撤區並鄉,全縣轄2個回族自治區、24個鄉。
1956年2月,全縣調整,將小鄉合併大鄉,全縣轄15個鄉,231個行政村。同年8月,經甘肅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寶豐、靈沙兩個相當區級的回族自治區撤銷,建立惠北、靈沙、寶豐、禮和4個回族鄉。又將石嘴山、黃渠橋2個鄉改建為2個鄉級鎮。全縣轄2個鎮,13個鄉231個行政村。
1957年1月,經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同意,石嘴山鎮由鄉級鎮改劃為區級鎮。10月25日,將外西河鄉與燕子墩鄉合併為燕子墩鄉,東永固鄉與渠中鄉合併為渠中鄉。全縣轄2鎮11個鄉,231個行政村。
1958年8月,撤銷黃渠橋鎮,保留石嘴山鎮,撤銷鄉的建置,建立3個農村人民公社,全縣轄1鎮3個人民公社。1鎮3個人民公社為:石嘴山鎮,燈塔、五星、紅旗人民公社。11月3個人民公社分別改名為尾閘、黃渠橋、寶豐人民公社。
1960年1月7日,國務院第93次全體會議決定“設石嘴山市,撤銷惠農縣,將原惠農縣的石嘴山、黃渠橋、燕子墩、渠中、寶豐、禮和、廟台、尾閘、下營子、黃渠拐子等10個鄉(鎮)劃為石嘴山市的行政區域,其餘地區劃歸平羅縣”。(國務院1960年議字10號檔案)。市政府機關駐石嘴山鎮(今惠農區北街)。
同年3月市成立時,鄉已改為人民公社,時轄一個區級鎮——石嘴山鎮和尾閘、寶豐、黃渠橋3個公社。4月,將鎮改設2個市轄區,套用人民公社的組織形式,採取社、區“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做法,下轄30個居委會。北街公社(第一區)轄12個大隊(居民委員會),在新區(今河濱街)設管理區;南街公社(第二區)轄18個大隊(居民委員會),在石嘴山火車站設管理區。
1961年5月,將原3個公社調整分置為8個公社:尾閘、下營子、黃渠橋、燕子墩、西永固、寶豐、廟台、禮和。1962年5月,將2個區合併為城區,下設6個街道辦事處:南街、北街、工人新村、火車站、鋼廠、新市區。
1963年,將大武口鎮(今石炭井)劃歸市轄,城區合併為4個辦事處:南街、北街、火車站、河濱區。是年6月,將國營園藝場改為園藝公社,將黃渠橋、寶豐兩公社劃歸平羅縣,將大武口公社劃入。時有1區(城區)1鎮(大武口鎮)和尾閘、下營子、西永固、燕子墩、廟台、禮和、園藝、大武口8個公社。
1968年,大武口鎮改設大武口。1970年,在石炭井設區。7月13日,成立石嘴山市郊區革命委員會,駐尾閘公社。轄8個公社和“五七”農場、農林牧場。時有3區(城區、石炭井區、郊區)1鎮(大武口鎮)。1971年,郊區撤銷,各公社仍由市直轄。
1975年12月,銀北地區撤銷,石嘴山市改由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遷駐大武口。石嘴山改設石嘴山市二區。下設南街、北街、火車站、河濱街四個辦事處。下轄28個居委會,同時轄園藝公社。1979年1月,將園藝公社交郊區,1987年6月,將園藝鄉的一村子劃撥石嘴山區稱沿環村。1981年4月,石嘴山市二區更名為石嘴山區。
1976年12月1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批准成立石嘴山市郊區革命委員會,為縣級市轄區,轄6個公社、32個大隊、235個生產隊。6個公社為尾閘、下營子、西永固、燕子墩、禮和、廟台。
1979年1月,石嘴山市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小組決定將大武口、園藝公社劃歸為郊區管轄。轄8個公社,36個大隊、253個小隊。設定石嘴山市郊區,縣駐馬家灣,屬石嘴山市管轄。
1983年6月,郊區農村人民公社全部實行政社分開,將公社更名為鄉,大隊更名為村,小隊更名為村民小組。全郊區轄8個鄉,63個村,351個村民小組。
1987年6月,惠農縣恢復建置,縣駐馬家灣,屬石嘴山市管轄。大武口鄉大部分劃屬大武口區,園藝鄉安樂橋以東,三排以西地區劃屬石嘴山區,全縣轄7鄉48個村,303個村民小組。
1988年底,增置馬家灣鎮,轄惠東、惠西兩個居委會和馬家灣子、中渠、西渠3個村民委員會。
行政區劃
尾閘鎮 轄1個居委會、轄6個村委會:民安佳苑社區;尾閘村、和平村、團結村、下莊子村、聚寶村、西河橋村。
園藝鎮 轄6個居委會、3個村委會:橋東、吉運、靜安、靜寧、惠民、水韻名都;安樂橋村、園藝村、底埂村。
廟台鄉 轄7個村委會:省悟村、寇家橋村、靜安村、李崗村、東永固村、通風村、樂土嶺村。
禮和鄉 轄7個村委會:永平村、星火村、銀河村、紅柳崗村、紅柴梁村、禮和村、沿河村。
燕子墩鄉 轄10個村委會:燕子墩村、外西河村、汪家莊村、上寶閘村、路家營村、簡泉村、黃渠拐子村、蛟龍口村、西永固村、雁窩池村。
地理環境與資源
地質地貌:
區境地貌由賀蘭山丘陵地、洪積傾斜平原、黃河沖積平原三個單元組成,海拔最低1090米,最高約1300米,相對落差約200米。 賀蘭山脈雄峙西北,為區境天然屏障。黃河沖積平原為銀川平原北部極端。
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氣候,特點是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春暖升溫快,夏熱無酷暑。
自然資源:境內賀蘭山是一道天然屏障,也是一個礦藏寶庫。已探明資源有煤炭、矽石、粘土、白雲岩、石灰岩、白銀、鐵礦、 燧石、雲母、方解石、水晶、長石、石英岩等20多種礦產資源。其中,煤炭資源保有儲量約為12.4億噸,低硫粉塵少,燃燒值高,具有煤種全、媒質好、熱量高、灰分低的特點,有很高的工業和民用價值;;粘土地質儲量2081萬噸,石灰岩儲量5億噸,白雲岩儲量527萬噸;矽石資源儲量13億噸,矽石的二氧化矽平均含量達98%,是生產矽系產品的主要原料,區內地域廣闊平坦,日照時間長,發展光伏產業產業鏈前景廣闊。賀蘭山290處山泉,年均水量620-1560萬立方米,泉水礦化度小於1克/升,水質甘甜清爽。
人居環境:老城區擴建和濱河新區、黃金水岸高標準規劃建設,新型宜居城市凸顯特色。全區森林面積18.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6.2%,其中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24.6%,人均公共綠地4.94平方米。轄區內的沉陷區地質生態園、七彩園、石嘴子公園、萬畝紅柳園、羅家園、惠澤湖、高廟湖、銀善湖、興惠湖、緊緊與母親河-黃河相繞,富有生機的生態園林城市初具規模;商業、教育、醫療、就業體系完善,總面積5.44平方公里的宜居濱河新區已建成。
自然氣候
經濟概況
文化教育
體育事業
醫療衛生
歷史文化
風景名勝
惠農縣古代為遊牧之地,也是北方遊牧民族覬覦中原的關口,南達甘、陝,北往內蒙古,東渡黃河至鄂爾多斯高原,西越賀蘭山進入阿拉善草原。這裡是商賈雲集、商業和手工業十分發達的地區,是寧夏工業的發祥地。走進惠農區,猶如走在歷史之中,你能真正感受邊塞的意義。
賀蘭山在石嘴山留下了許多關口,那是通往阿拉善大草原的主要通道,而東隅是廣闊的鄂爾多斯大草原,乃為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的重要分界,也是中原與北方少數民族相互爭奪的戰略要地。秦漢以來,歷代王朝多在市境內設亭障,築關隘,建城池,駐軍卒。到了明王朝,其戰略意義更加顯著,明王朝投入大量的兵丁民夫修築長城。在惠農縣一帶,長城又叫“邊牆”。與長城相生相長的是城池與烽火台。因此在惠農,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座城池遺蹟,大者叫堡或營,小者叫障。如石城子、黑山營、哨馬營、臨山堡等。遺蹟保存尚好的有惠農下營子鄉的哨馬營、大武口溝口北側的石城子等。而烽火台處處皆是,或用黃土夯成,或用石塊堆砌。立其上,舉目而望,古邊塞之景呈現眼前,其滄桑與悲壯之情油然而生。
惠農區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人文地理獨特。境內有眾多古老文化遺址和風景優美的獨特自然景觀,西夏文化、長城文化、黃河文化、賀蘭山文化、儒佛道教文化和民族文化融乳交匯,大自然又為這裡點綴了一處處美好的景色。西夏遺址、長城雄關、賀蘭山岩畫記載著古老的文化和歷史淵源;奇山怪石和峽谷瀑布構成了賀蘭山獨特的西部景觀;黃河濕地和萬畝紅柳園形成了塞上江南的奇異景色;省嵬古城遺址和古生物化石向人們揭示了這片古老土地的蒼桑歷史;珍稀植物和古生物化石又向人們揭示了惠農區在遠古時期的氣候環境;觀光工業和生態農業又形成了惠農新的旅遊靚麗風景。
目前,惠農區境內已形成一批獨具特色的旅遊景區景點,隨著開發建設力度的加大,這些旅遊資源將會吸引更多的人來投資開發和觀光旅遊。惠農區內的西夏省嵬城、清代哨馬營古城堡遺址、明代古長城遺址,還有沉澱億萬年的古生物化石,這些歷史文化遺址,對於研究惠農區、石嘴山市乃至寧夏燦爛的歷史文化和人文自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區境內還有大自然饋贈的自然景觀和觀光景觀,黃河流經全境約60公里,一望無垠的紅柳林,沿黃河一線形成一道天然的護岸屏障和林海奇觀,已成為人們觀光旅遊的最佳選擇之地;活化石“四合木”集中成片生長在區境內黃河岸邊的麻黃溝一帶,構成了西北乃至中國獨特的四合木生長區,為研究植物進化和觀賞提供了寶貴的物種;紅果子瀑布、白虎洞和王泉溝、樹林溝,又為我們展示了大西北的神韻和賀蘭山峽谷瀑布的奧秘和奇山怪石的驚人美妙;葡萄園、枸杞園和羅家園,又是惠農區獨具特色的生態休閒觀光旅遊資源,其面積之大,品種之多,景色之美,已成為近年遊客的首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