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公園

德山公園

德山,又名善德山,由堯帝賜名,是聞名遐邇的江南四十八大福地之一。位於德山西部的德山森林公園,占地2000餘畝,其中水面約200餘畝。園內古木參天,鳥語花香,是鬧市中難得的休息、遊樂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山公園
  • 占地面積:2000餘畝
  • 成立時間:1991年
  • 主管部門常德市人民政府
  • 位置:常德市中心城區南部
  • 定位:城市公園
公園簡介,歷史傳說,旅遊開發,景點介紹,乾明寺,鐵經幢,孤峰塔,

公園簡介

德山公園是1991年經常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城市公園,地處常德市中心城區南部,西臨沅江支流枉水河,北與孤峰公園、乾明寺遙相對望,東抵城市主幹道善卷、桃林兩路,南與有德路和常張、常吉高速公路相接,距市城區僅7公里。該處有多路公交汽車相通,並成為G319和G207的過境通道,是從長沙方向通達桃花源、夾山寺、壺瓶山、張家界、鳳凰城和猛洞河等著名風景區的必由之路,交通便捷,區位優越。同時,德山森林公園又是常德市城區最大的城市公共綠地,擁有較為完整的森林植被和山水風光。園內古樹參天,遮蔭蔽日,六溪十八澗逶臥其間,並與枉水相依,登山瞭望,水網密布,農耕漁網,令人感慨世外桃源之悠閒,是廣大市民和外來客人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德山森林公園因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著稱於世,其中山林文化、園林文化、考古文化、善卷文化、屈原文化、湖湘文化以及革命歷史文化等,早已聞名遐邇。“常德德山山有德”已成為千古名言。加上園內水、電、路“三通”,並開發了一些遊樂休閒項目,又與孤峰公園相連,來往遊客人氣大增。
德山公園
德山公園

歷史傳說

四千二百年前,中國出了個善卷先生,他以德施教,開啟民智,造就一方淨土,當時的堯、舜、禹三代領袖都來向他求教,與他商討以德治國的方略,堯與禹均拜先生為師,舜欲將天下禪讓,卷不受而隱。這樣的開闢德緣的事就發生在常德德山,“常德德山山有德”的民謠也由此而誕生。
德山還出現了一根著名的“德山棒”,德山宣鑒禪師所揮舞,用以棒殺天下衲子,致力於佛教的革故鼎新,反對偶像崇拜,主張從心性上修持。“德山棒”推進了佛教的中國化進程,德山也因此成為號稱“第五十三福地”的佛教對地,天下聞名的禪宗祖庭。
德山公園
德山公園
德山,是屈原“朝發枉渚”之地,並在此醞釀創作了《九歌》;朗州司馬劉禹錫在孤峰吟詩;樊子蓋改枉山為德山;德山書院曾是知名的教育基地。
德山公園
德山公園
2008年,歸然人生之父,人生導師杜士揚老師常去德山和沅水,有一次下雨時差點陷入德山密林中的軟泥里,多虧了德山上的枯竹給了他力量,他才化險為夷。在這段日子裡士揚老師重新覺醒了人生夢幻並且體驗其中的玄妙之處,逐漸變得思維通達,恬靜坦然,隨意而有力。所以,有人把士揚老師的這段經歷稱之為:“德山悟道”“德山藍島”“覺夢德山”。
德山公園
德山古蹟甚多,乾明寺為十方禪林,十方衲子云集;鐵經幢為中國之最,上千年在露天仍完好無損,堪稱國寶;孤峰塔巍然屹立,登臨其上,沅水風景盡收眼底;還有榮定王墓、宋碑,均是現存的德山歷史見證。
德山公園
德山公園

旅遊開發

德山森林公園作為常德市旅遊資源的一大品牌,列入常德市政府重點開發項目規劃。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開發方針,突出“以人為本,開放互動,文明生態”的現代城市公園理念,把德山森林公園建設成為“常德百姓的休閒勝地,長張常旅遊的中轉基地和房產開產的黃金寶地”,構築常德乃至湘西北地區新的旅遊、休閒、文化和城建品牌,已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城市建設的熱點。
德山公園

景點介紹

乾明寺

乾明寺位於德山東麓,始建於唐初,為當時佛教第五十三福地,唐鹹通元年(860年),朗州剌史薛廷望奉敕重修,請禪宗大師宣鑒為住持,唐宰相裴休書題“古德禪院”匾額。寺院內有金剛塔、慧光塔、峋嶁塔、毗廬閣、斷橋、鐵經幢、白龍井烏龍、缽盂泉等。幾經滄桑,乾明寺現存留的文物僅鐵經幢和兩塊宋碑。因緣和合,萬物皆生。經湖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局和常德市人民政府批准,恭請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聖輝會長為顧問,著名高僧佛源大和尚為方丈 ,籌資三千多萬,主持修復乾明寺,以仿宋建築風格,按唐代乾明寺的規模來恢復。
德山公園

鐵經幢

鐵經幢原位於德山孤峰嶺下乾明寺左側,因乾明寺已毀,1979年遷到常德市濱湖公園的湖心島上。鐵經幢為古代佛教紀念性建築物,其上刻佛名或佛經,佛殿前。鐵經幢現建在八方形、高1.42米的石座上。鐵經幢用白口鐵鑄成,空心,下大上小,呈圓錐寶塔形,邊緣刻有雲蓮紋飾,高4.33米,底部直徑0.9米,淨重1520.8公斤,幢身共20層,各層間用石灰粘結。經幢是宗教紀念性建築物,一般石建,而此經幢卻用生鐵鑄成,仿木結構,在我國現存經幢中少見。鐵經幢屬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德山公園

孤峰塔

孤峰塔座落在德山孤峰嶺。原塔始建與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初名“文峰塔”,與北岸筆架城遙相映襯,象徵常德人傑地靈,文運昌盛。後毀於戰火,以後又經兩次修建:一次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一次為光緒八年(1882年),1969年被拆毀。現有的孤峰塔是在原塔基上重建的,塔高33米,底徑7米,七級八面,四周八角檐上裝有銅鈴,微風吹動,叮噹聲清脆悅耳;塔內有旋梯直到塔頂,遊人登塔極目四望,但見沅江如練,廣褒的田園,高樓聳立的常德城盡收眼底。
德山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