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駕閭山詠馬

從駕閭山詠馬

《從駕閭山詠馬》是初唐宮廷作家上官儀所作的一首詩。該詩雖為詠馬,實則藉此抒發了詩人對榮華富貴終成空的感慨,表現出了詩人對不能自主的命運的哀嘆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從駕閭山詠馬》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上官儀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從駕閭山詠馬
桂香塵處減①,
練影月前空②。
定惑由關吏③,
徒嗟塞上翁④。

詞語注釋

①桂香:指馬飾物的香氣。
②練影:絲質馬飾物的形影。
③定惑:意含雙關,指馬的行止,也指人的禪定與迷妄。
④塞上翁:作者自指,也以善知禍福的塞翁自喻。

作品譯文

征塵里桂香消減,
月光下練影成空。
行動定止由關吏,
空為塞上翁悲吟。

作品鑑賞

在隋末戰亂中由隴西貴族建立的唐朝,戰馬享受到了其他朝代望塵莫及的待遇。唐朝人養馬、用馬、愛馬、贊馬,可是,上官儀的這首詩卻讓讀者聽到了另一種聲音,那是一種低沉的悲吟,他在為馬的命運而嗟嘆。人們將馬飾以名貴的香料、綺麗的錦繡,但這改變不了馬受人駕馭的命運。征塵里它的香氣全都飄散,夜行時即使衣之以錦繡也毫無意義。從桂香與練影的易消易逝,作者寫出榮華富貴畢竟成空。又從馬的受人駕馭,表現對不能自主的命運的哀嘆。馬不知自悲,人為之悲;可世上那些貪求富貴而為命運擺布的人,又有誰為他們而悲呢。在人對馬的嗟嘆聲中,所蘊含的,實際上是覺悟者對未悟者的嗟嘆。

作者簡介

上官儀(約608年~664年),字游韶,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三門峽市)人。貞觀進士,官弘文館學士、西台侍郎等職。永徽時,見惡於武則天,麟德時被告發與廢太子忠通謀,下獄死。儀工於詩文,太宗每屬文遣儀視稿,私晏未嘗不參與。高宗朝亦以辭采自達。儀作詩,好以綺錯婉媚為本,又提出“六對”“八對”之說,對格律詩形成頗有影響。龍朔初,每有效其詩者,人稱“上官體”。原有集30卷,已失傳。《全唐詩》存其詩1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