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由於地理環境和
自然條件不同,經過長期的歷史過程,導致文化背景產生差異,從而形成了明顯與地理位置有關的文化特徵,這種文化就是區域文化。
根據不同的文化傳統,強化本地區的文化所產生的文化效應,一個文化的存在離不開地方文化的傳承性,這樣的傳承就會產生不同的
民俗文化,從而也產生了不一樣的區域文化;
區域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文化存在本身所具有的傳統文化的發展傾向,從而也就產生了不同的區域文化的特性.
發展
區域發展與文化產業,涉及兩個內容非常廣闊、具有內在聯繫的領域,那就是區域的發展和文化產業的貢獻。概括地說,區域的進步有賴於文化的貢獻,文化的貢獻包括文化產業的強大的推動力。
由於
文化產業總是在一定的空間區域中分布和展開的,文化產業對市場空間和生產要素的需求,決定了它對區域的選擇性,而區域所擁有的市場空間和資源要素,決定了它對文化產業的需求性。當一個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達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文化產業來提供強大的經濟動力和文化的促進能力,而文化產業達到一定的水平,也要在某一個區域的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獲得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市場空間;文化產業同時也受到區域發展條件的內在制約,既要充分利用區域的文化資源,又要克服和突破區域發展條件的局限,並且走向全球化條件下的跨區域發展,因此演化出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產業路徑和模式。
中國主要
在新石器時代,根據所發現的考古遺址,大體可以劃分為黃河流域文化區、長江流域文化區、珠江流域文化區和北方(以燕山南北、長城地帶為重心)文化區。在那時,已經奠定了後來農耕文化區和遊牧文化區的基礎。
中國區域文化的形成經歷了特定的道路,具有不同的特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區域文化格局形成,基本上發生在東部漢族區域的內部,到隋唐以前,共同性漸增,差異性漸減。但在隋唐以後,以少數民族文化為主的新的區域文化又加入進來,起初是與漢文化頻繁發生摩擦和衝突(這也是一種文化碰撞),甚至對立,後逐漸變成了漢文化圈內的組成部分,走上共同性漸增,差異性漸減的軌道。
江淮文化
江淮文化區又稱兩淮文化區,以巢湖為中心,其範圍大致包括今天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兩省境地。北與黃河文化的齊魯文化區、中原文化區接壤,南與兩湖文化區、吳越文化區隔長江相望。她處在長江文化與黃河文化交流的過渡地帶,是連線中國南北文化的走廊與橋樑。江淮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和豐富的文化遺存。江淮文化,在古代,是隨著大運河的開鑿而發展起來的。是由商業發達催生的,可發達的商業卻並未留下重商主義的傳統。
徽文化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而不等同與安徽文化。 徽州,今安徽
黃山市、
績溪縣及江西
婺源縣。徽州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其內容廣博、深邃,有整體系列性等特點,深切透露了東方社會與文化之謎,全息包容了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容,被譽為是後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典型標本。 徽文化具有開放性,既吸收也輻射,轉播徽州文化。處於徽文化薰陶中的人們既興文又重商,胡雪岩、朱熹等名人毫無疑問地體現著徽文化的魅力。
齊魯文化
齊文化和魯文化的融合。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而東臨濱海的齊國卻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東夷文化)並加以發展。兩種古老文化存在差異,相對來說,齊文化尚功利,魯文化重倫理;齊文化講求革新,魯文化尊重傳統。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齊魯文化的基本精神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崇尚氣節的愛國精神、經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勝天的能動精神、民貴君輕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無私的群體精神、勤謹睿智的創造精神等。
燕趙文化
燕趙之地,主要是指今天的河北和山西、陝西的中北部地區。
燕趙地區氣候相對乾冷,農業以粟、豆類為主,畜牧業也占相當地位,趙的城市商業也比較發達。
燕趙文化雖屬漢族農業文化地區,但由於燕趙處在當時的農牧分界線地區,因此燕趙文化與邊外遊牧文化關係密切。自十六國和北朝、遼、金、元、清等朝以來,一直處在胡漢交融的狀態;為了抵禦外侵,形成勇武好搏擊的特點,具有悠久的武術傳統。
自金開始,歷代統治者在北京建都,都市文化的特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燕趙文化,文化特點具有一定的“正統性”,文化娛樂等方面受宮廷和北京市民文化影響較大。
三秦文化
三秦之地,即今陝西地區,包括甘肅、寧夏的東南部。
秦人以法家思想治國,文化上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特點,加之其地理位置便於與北方和西域的文化交流,使其在農耕文化的基礎上,具有包羅萬象、兼容並蓄的特點,不僅留下了歷史上各民族文化、各種宗教、各種藝術形式的痕跡,商業文化也很發達。
由於文化中心逐漸向東南轉移,這裡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逐漸
滯後,原有文化開放性日益減弱,保留了較為傳統的文化心態。
三晉文化
三晉之地主要包括今天的山西大部、河南的北部和中部,三晉文化實際上可以說是“中原文化”的代稱。地處中州,各種文化碰撞交流於此,使這裡的文化呈現出一種共享性。商業的流動性和因水患、戰亂和災荒引起的人口流動一起,造成這裡的人口頻遷特點。特別是地處平原,四通八達,因此區域文化的特點不如其他地區明顯。
楚文化
楚文化的分布,包括今天兩湖、安徽、江西的西北部和河南的南部,其中以兩湖和安徽的部分為核心地區,淮河流域和鄱陽湖流域等作為其邊緣地區。在上古的三苗文化基礎上,華夏文化的主流匯合了當地蠻夷文化的支流,共同構成了楚文化。由於這裡以丘陵和江湖為主要自然地理特徵,加上民族文化源流的豐富,使楚文化極具特色,比如文學藝術神奇浪漫、民間生活崇巫尚鬼等。
吳越文化
吳越文化以太湖為中心,包括今天的江蘇、浙江、上海地區,影響到安徽東部和江西的東北部。這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水網密布,雨量充沛,農業極為發達。經過長時期的歷史發展,中國經濟和文化重心逐漸從北方轉移到這裡。到明清時期,沿海的地理優勢充分顯露出來,商業貿易迅速發展起來,城市極為繁榮。以“吳儂軟語”為特徵的吳語,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構成獨特的語言文化系統,強化了這裡的區域文化特徵。文化風格細膩、恬淡、婉轉、雅致、清新,與北方各區域文化形成鮮明的對比。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以四川和重慶為中心,輻射到陝南、鄂西和雲貴部分地區,由川東的巴文化和川西的蜀文化共同構成。由於這裡與中原地區存在自然阻隔,有助於強化地域色彩濃厚的文化傳統。巴蜀文化的風格以熱烈、詼諧、高亢為特徵。四川和重慶雖同屬於巴蜀文化,也因為地理不同而有差異。
河洛文化
中國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指產生在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核心文化。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中華民族文化,是在當今中國版圖範圍之內,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大量考古發現資料和古代文獻記載說明,華夏文化是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母體文化。華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夏商文化及其更為久遠的河南龍山文化,多年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已經證實,河南龍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頭。河洛地區是河南龍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區,就這點而言,河洛地區可以說是夏文化、華夏文化的發源地及其形成、發展的核心地區,也可以說是以後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
其他文化
嶺南文化,從較寬泛的意義上說,包括廣東、海南、福建和廣西的部分地區性文化(台灣、香港、澳門地區文化基本上屬於這一地區的移民文化)。嶺南文化帶有濃厚的域外色彩,家庭組織和區域性組織較發達,具華洋混合的新文化風格。
滿洲文化在遼、金、元、清時期具有濃厚的遊獵文化特色,但在不斷與漢族文化融合過程中,在遼東地區形成了農耕文化與遊獵文化交融的特徵。
中原文化
文化有五個特點:一是具有根源性,文化的源頭都在中原;中原是道教理論的主要源頭。河南鹿邑人李耳被道教尊為教主,其《道德經》被奉為主要經典,著名的道學家成玄英、內丹修煉法創始者陳摶、太一教創始人蕭 抱珍、東華派創始人寧全真也都是河南人。道教以“道”為信仰核心,強調內以治心,外以救世,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主張通過加強道德自律和修行體驗求得生命 能量的升華。二是具有原創性,都是第一次出現、發明的;無論是元典思想和政治制度的結構,還是漢文字和商業文明的肇造,乃至重大科技的發明與中醫藥的重大發現,都烙下了中原文化的胎記。《易經》、《道德經》對宇宙、社會、人生的獨特發現,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心理。三是具有包容性,具有海納百川、地承萬物的氣魄;中原文化的厚重與包容,為道教文化的孕育與生成提供了豐厚的營養,使得道教這一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逐步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一支,並以其獨特的方式詮釋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現代化
區域文化現代化,屬於文化發展與文化創新的重要課題。從概念上講,區域文化現代化建設,是指以
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某一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特徵,立足區域現有的文化成果,革除陳舊落後的文化成分,探求新文化的創建方向,為民眾提供優秀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並在實踐探索中逐步形成某一區域文化發展的先進導向。
區域文化現代化,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之一。眾所周知,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思想,強調以人的發展為目標,強調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而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文化現代化。文化現代化具有塑造現代人的特殊功能,文化現代化可以加速由傳統人向現代人、由“
經濟人”向“
社會人”的轉化過程。文化現代化將為新一輪改革開放和區域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提供強大的文化精神動力和先進的文化環境支撐。研究對象
(1)考察區域文化地理特徵。
(2)分析區域文化的方言特徵 。
(3)探索“區域文化新政”的實現途徑
(4)了解區域文化文化背景
意義
2.可以使各地更好的互相補充,互相協作,協調發展,發揮國民經濟的整體優勢。
3.是我國消滅貧困,使全國各族人民的生活達到小康水平,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4.加快不發達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對於保持社會安定,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國防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戰略: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地區經濟梯次推進的戰略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