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位於貴安新區南部核心區馬場鎮龍窩新舊寨,五星級北斗灣開元酒店對面,距離貴陽市半小時車程。一個集旅遊、度假、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休閒旅遊項目,貴安新區首個以布依文化傳承為基礎的休閒旅遊主題商業街區,整體功能定位為“山水田園·民俗風情·休閒度假”,項目整合布依民俗文化風情街、生態農業園體驗、主題婚紗婚慶、超大濕地景觀湖等稀缺旅遊度假資源,業態覆蓋高端企業會館、旅遊商品零售、主題餐飲酒吧、休閒娛樂街區、藝術文化長廊等。

貴州鄉村旅遊新樣板

貴州西線旅遊首發地

貴安國際旅遊度假區

毗鄰滬昆高鐵貴安站

三大園區數十家名企

年均200萬固定遊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 外文名稱:June six Tourism Culture Street
  • 地理位置:貴州省貴安新區馬場鎮龍窩新舊寨—北斗灣開元酒店(五星級)對面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9.2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24小時
  • 景點級別:布依民俗文化風情街
  • 門票價格:無
  • 著名景點:北斗湖
    布依風情街
    濕地景觀湖
    觀光農業園
    生態露營基地
    戶外燒烤廣場
    五色花卉廣場
    露天婚慶廣場
    生態農耕文化園
    布羅陀祭祀廣場
    瑞士風情小鎮
    慈姑水庫
    北斗七寨
    高峰山景區
項目概況,業態構成,

項目概況

開發商:貴州貴安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所屬商圈:貴安新區南部核心區(北接瑞士風情小鎮,西臨五星級開元酒店,環靠高峰山佛教景區,輻射馬場科技新城、富士康、泰豪文創園、大數據產業孵化園、電子信息產業園、高端裝備製造園、三大運營商數據基地等)
開街日期:2016年
建築類別:休閒度假、布依文化、旅遊地產
商管公司:貴州貴安旅遊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景區地址:貴州省貴安新區馬場龍窩新舊寨(五星級北斗灣開元酒店對面)
交通狀況:公交704路(花溪至平寨)經黔中大道到達本項目

業態構成

文化布依:布依戲社、會館、茶驛、民族文化體驗等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體驗布依:民族酒坊、布依蠟染坊、鹽坊、民族DIY手工坊、民族樂器坊、傳統手工藝作坊等
原味布依:民族傳統小吃、傳統特色餐飲、大型餐飲、休閒餐飲、特色餐飲等
收藏布依:民族木偶、波波糖、竹編、銀飾等手工藝品
時尚布依:民族特色品、文化品、農產品、復古品等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布依民俗風情街區,文化名片!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依託深厚的布依文化古韻,融合黔中民俗特色與現代時尚元素,約4萬㎡的仿古建築商業群,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休閒一站式”體驗中心,以其先天的地理區位優勢,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民族文化氛圍,必將成為新區旅遊文化產業集聚區、文化旅遊名片、黔中遊憩中心。
國家級新區,經濟熱點!
貴安新區為中國第8大國家級新區,西部重要經濟成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生態文明示範區,未來的貴州經濟發展引擎。六月六旅遊文化街,位於貴安新區直管區中心地段,自然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貴陽安順雙城中心,立體交通!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立體交通路網覆蓋,瞬達貴陽、安順。環線輕軌、滬昆高鐵左右護航,匯聚八方來客。六月六旅遊文化街,緊靠黔中大道、清楊路、西縱路等新區主要幹道,零距離高鐵馬場站,扼守交通要塞。
旅遊集群磅礴啟幕,人潮湧動!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依託貴安新區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踞北斗七寨龍頭位置,北接瑞士風情小鎮,西臨五星級開元酒店,環靠高峰山佛教景區,旅遊集群大勢所趨,“錢”景無限。輻射馬場科技新城富士康、泰豪文創園、大數據產業孵化園、電子信息產業園、高端裝備製造園等眾多企業近30萬固定消費群體。
五大業態,布依交響!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緊緊圍繞布依民族風情這一主線,業態規劃科學合理,融合文化布依、體驗布依、原味布依、收藏布依、時尚布依,布依文化大觀的集群魅力將帶來無限財富。
1、文化布依:沉澱千年的文化薈萃
人文歷史,圖騰信仰,祭祀節日樂等,演繹布依文化大戲,為經濟搭台。範圍:布依戲社、工坊、茶驛、民族文化體驗等。
2、體驗布依:遊客體驗創造消費熱情
感受布依民俗工藝的魅力,在文化浸染中快樂消費。範圍:酒坊、布依蠟染坊、鹽坊、民族DIY手工坊、民族樂器坊、傳統手工藝作坊等。
3、原味布依:文化佐餐的活色生香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激活都市人群的味蕾,百里驅車聞香而至。範圍:民族傳統小吃、民族傳統菜系、灰鵝、酸湯魚、辣子雞、大型餐飲、休閒餐飲、特色餐飲等。
4、收藏布依:布依藏品固然奇貨可居
備禮品,帶手信,布依工藝的琳琅滿目必帶來遊客的絡繹不絕。範圍:木偶、波波糖、竹編、銀飾等。
5、時尚布依:現代與民族的文化交融
蠟染、挑花、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時尚結合,比起國際大牌更具殺傷力。範圍:民族特色品、文化品、農產品、復古品、民族時裝等。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全程“4個統一”,保障無憂。
統一規劃:以布依文化為依託,科學布局,合理規劃,營造獨具魅力的情景氛圍。
統一招商:統一招商、統一入駐、統一開業,形成同業差異、異業互補,展現特色商業文化。
統一推廣:統一對外形象,統一節日促銷,營造節日氛圍,為商家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源。
統一管理:統一街區導示、店鋪店招、服務標準及操作流程;專業管理團隊,提供全程無憂管理和專業智力支持及運營指導。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布依族文化
藝術:布依族的文化藝術絢麗多彩。傳統舞蹈有《銅鼓舞》、《織布舞》、《獅子舞》、《糖包舞》等。傳統樂器有嗩吶、月琴、洞簫、木葉、笛子等。地戲、花燈劇是布依族人喜愛的劇種。大歌和小歌是流傳於黔南的具有多聲部結構的兩種歌唱形式;盤歌則用唱歌來盤問對方,隨機應變互相問答,天文地理山川草木皆可入歌。民間流傳的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故事、寓言、諺語和詩歌等。由農家自己紡織的布依土布久負盛名。專門生產布依織錦、蠟染布和民族工藝服裝的企業相繼建立,產品遠銷東南亞、日本和歐美等地。黔西南地區的布依族音樂“八音坐唱”有“聲音活化石”、“天籟之音”之稱。
六月六旅遊文化街
建築:石板房布依族居住的顯著特點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為乾欄式樓房或半邊樓(前半部正面是樓,後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貴州的鎮寧、安順等布依族地區盛產優質石料,而且還有可一層層揭開的薄厚基本均勻的平整的大石板,這種薄片石來源於水成頁岩。當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頗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條或石塊砌牆,牆可壘至五六米高;以石板蓋頂,鋪成整齊的菱形或隨料鋪成鱗紋,石頭民居不僅不透風雨,而且古樸美觀,屋頂舉重若輕,安居而不壓抑。總之,除檀條椽子是木料外,其餘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缽、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頭鑿的。一切都樸實淳厚。這種房屋冬暖夏涼,防潮防火,只是採光較差。
服飾:布依族的服飾很有特色。服飾多為青、藍、白幾種顏色。男子的服裝式樣各地基本相同,多包頭帕,頭帕有條紋和純青兩種;衣服為對襟短衣,一般是內白外青或藍,褲子為長褲;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或青、藍長衫,腳上穿布統襪。現代布依族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婦女著大襟短衣,部分著百褶長裙。在布依族聚居的扁擔山一帶,少女喜穿滾邊短衣,系綢緞腰帶,頭戴織錦頭帕,以粗髮辮盤扎頭巾,額上為織錦圖案和數圈髮辮,下穿褲子,著繡花鞋。青年女性穿蠟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繡花盤肩,用各種花線沿衣肩繡成兩排小正方形的半圓形圖案,領圈兩邊拋花織錦,顏色醒目;衣袖中間為織錦,上下兩段是蠟染;衣服下擺為一寸左右的織錦鑲邊,胸前戴繡花或織錦長圍腰,系淺色綢緞腰帶;頭戴織錦頭巾,耳邊垂著一束各色線做成的耍須。已婚者的頭飾戴“更考”,以竹筍殼和布匹製成,形如撮箕,前圓後矩。每逢盛大節日或宴會時,婦女仍均喜佩帶各式各樣的耳環、戒指、項圈、髮簪和手鐲等銀飾.
飲食:布依人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小麥、高粱、薯芋和豆類為輔。有木罐、鼎罐炊飯,油燜飯、二合飯(大米摻玉米碎,也叫包穀飯)、包穀粑、米粉、二塊粑、豌豆粉、米豆腐等花色品種。其中,糯米制的湯圓、花米飯和芝麻油團粑最為知名,多用於祭祖或宴客。他們的肉食主要來自家畜和家禽,還愛捕食松鼠、竹鼠和竹蟲。烹調方法多為燒、煮、爆、炸、醃、凍,一般不吃生食。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後,家家都要釀製大量的米酒儲存起來,以備常年飲用。布依族喜歡以酒待客,不管來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為先,名為"迎客酒"。飲酒時不用杯而用碗,並要行令猜拳、唱歌。布依族傳統小吃很多,善做米粉、二塊粑、豌豆粉、米豆腐等。布依族豪爽好客,特點是在每年農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中秋等都隆重過節,四月八”很多布依族都用楓香葉、黃飯花、染簞花等各種植物枝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招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朋好友。
禮儀:布依族人好客、熱情、大方、真誠,凡來到山寨的,親朋故舊、素不相識的,一律會以酒相待。布依人很講禮,不歡迎滿嘴髒話、舉止粗魯的客人。布依族家庭都是分居另住的。但儘管兄弟分居,在分配財產時,要留給父母養老田,由兄弟輪流耕種。父母去世後,養老田轉為上墳田,供清明時節掃墓之用。使子孫後代永遠銘記長輩們的諄諄囑託和養育之恩。
婚俗:布依族婚姻實行自主婚。接親時要對歌,俗稱對姐妹歌。新娘到男方家的當天晚上,要舉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動,有“一夜荷包一夜歌”的說法。傳統節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節、七月半等。“三月三”是布依族的傳統盛大節日,農曆三月初三稻耕開始,要祭山神、土地神和祖先神及稻米魂,製作五色花糯米飯供奉;黔西南州一帶,男女青年要聚集在“查白歌場”玩山對歌,參加者達數千至上萬人。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過吹木葉、對歌,相識、相愛、訂終身。
節日:“三月三”是布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相傳有一家三個親姊妹同嫁在一個寨子裡,日子過得都很好。有一天,外公想去看看外孫,三家的外孫們聽說後都爭著要外公先到自己家去。外公說,在三月初三那天,你們把自己做的最好的糯食帶到寨子路口,看誰家的味道好我就先到誰家去。這天,大女兒家炸了油團,二女兒家打了糍粑,三女兒家做了五色糯米飯,外公來到寨口,把三家的東西打開一看,五色糯米的色澤鮮艷,味道清香,他最喜歡,於是就先去了三女兒家。從這以後,每到農曆三月初三,布依族家家戶戶都要做花糯米飯來招待親戚朋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節。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傳統佳節,由於居住地區不同,過節的日期也不統一,有的地區六月初六過節,稱為六月六;有的地區六月十六日或農曆六月二十六日過年,稱為六月街或六月橋。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視這個節日,有過“小年”之稱。節日來臨,各村寨都要殺雞宰豬,用白紙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雞血或豬血,插在莊稼地里,傳說這樣做,“天馬”(蝗蟲)就不會來吃莊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