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齊

伯夷叔齊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位王子。相傳孤竹君遺命立三子叔齊為君。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尊天倫,不願打亂社會規則,也未繼位,哥倆先後出國前往周國考察。周武王伐紂,二人扣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採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見《呂氏春秋.誠廉》﹑《史記.伯夷列傳》)。《論語.公冶長》:“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陽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長也;夷,謚。叔齊名智,字公達,伯夷之弟,齊亦謚也。”。

唐山新發現“義於高祖墨”玉圭,佐證了“伯夷姓墨”這一史記。

夷齊“兄弟讓國,扣馬諫伐,恥食周粟,餓死首陽”仁哲大義,是歷代中華仁人志士、誠信禮讓、忠於祖國、抱節守志、清正廉明的典範。

基本介紹

  • 本名:伯夷叔齊
  • 別稱:夷齊
  • 所處時代:商末
  • 出生地孤竹國
  • 出生時間:商末
  • 去世時間:周初
  • 主要成就:兄弟讓國,叩馬諫伐,恥食周粟,餓死首陽
  • 父親:孤竹君
伯夷叔齊故事,伯夷介紹,上古伯夷,商末伯夷,夷齊讓國,不食周粟,歷史評價,歷史評價,與儒家的淵源,對周邊的影響,讚頌詩歌,其他資料,史記伯夷列傳,伯夷頌,

伯夷叔齊故事

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位王子。伯夷為長子,叔齊是三子。孤竹君年老,欲立三子叔齊繼承王位,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以不尊父命為由,遂逃出孤竹國;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
出逃的路上,二人又巧遇碰到了一起。一路上,他們都聽說西伯昌有德、善養老人,所以二人決定一起過去考察一下。快到西岐邊境,聽說西伯已經逝去,武王正興兵伐商,二人就朝著周兵來臨的方向迎了上去。不久,夷齊就在偃師扣馬這個地方攔著周武王的馬頭、扣住他的馬韁繩大聲的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
此時,武王手下欲對夷齊非禮動武,姜太公制止說:“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克商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這些就是伯夷叔齊留給世人的四個故事。
三千年前的唐山大地,正是孤竹國的核心區域。伯夷叔齊世代居住在北海之濱。”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仁,沒有什麼後悔的。”後來又進一步的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如今稱之,其斯之謂與。”原來伯夷叔齊的行為正符合儒家的價值觀。儒家認為,人生價值不在於你能獲得什麼功名利祿,而在於你對社會作出了什麼貢獻,在後世對你的評價中來體現人生價值,這就是所謂的留名千古。
所以孟子強調說:“伯夷叔齊……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賢而能若是乎!”

伯夷介紹

堯舜時人,炎帝第十四代孫,共工從孫,大約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前後。他與商末孤竹君長子伯夷並非一人,孤竹國伯夷大約生活於公元前1140年前後,兩人的生活年代相距一千多年。四岳是堯舜時期官職,掌管諸侯事務。此處所說伯夷,是歷任四岳官中的一位,也是被人們紀念的一位。

上古伯夷

《四語周語下》載:“昔共工棄此道也----共工之從孫四岳佐之----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也。”相傳,伯夷為姜姓,炎帝神農氏之裔共工的侄孫。曾擔任帝顓頊的大祭司,後為第一代太岳。太岳即華山,因炎帝之裔崇拜天神,以為山高接天,可通天神,而華山在其眼中為第一高峰,故稱之為太岳。後因祭祀天神緣故,產生了太岳這一官職,伯夷為第一任太岳。以後的太岳部落每遷一地,不忘崇拜山嶽的傳統,是故產生了四岳(以太岳部落為中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最高峰,後演變成為官職,由部落首領擔任),分管四座神山的祭祀。他們都是伯夷的子孫。
帝堯時伯夷輔政,掌管禮儀(伯夷為堯“典三禮”、“定五刑”),助堯治理部落聯盟,很有政績,堯想禪位於他,伯夷拒絕堯的美意,不肯接受禪讓,推薦舜做了帝。帝舜時正式任命伯夷為秩宗。禹代行天子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之心腹。伯夷因系共工之後,也善治水,曾助禹治水。
四岳氏:首領為伯夷,姜姓,傳為共工之從孫,曾助禹平治水土。後繁衍出齊、呂、申、許四支後裔。 帝神農氏,名石年。傳說在位140年(約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縣塘田鄉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臨魁,炎帝長子,在位80年(公元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前2843年)。
第六世,帝來(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長,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軒轅,故讓位。軒轅即黃帝,姓有熊氏。(所謂榆罔弟軒轅,只是表明炎帝、黃帝帝二族本是兄弟胞族,或有婚姻、血緣關係的兩個部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術器,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龍,術器子。
第十三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賢人,佐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於呂,為呂侯,是即呂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呂尚,即其後。
共工的從孫伯夷,是帝顓頊之師,帝堯時輔政,掌管禮儀,帝舜時正式任命他為秩宗。大禹治水及代行天子之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的心腹之臣。為嘉獎伯夷,帝舜晚年賜伯夷恢復姜姓,封為呂侯,掌管四岳,其子孫因此亦以呂為氏。在堯、舜、夏禹時代,四岳是部落聯盟的山嶽祭司。伯夷後被尊為呂姓始祖。
姜太公姓姜或呂氏,名望、尚,字子牙,號飛熊,炎帝神農氏51世孫,伯夷36世孫。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師,齊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紹、駱、銘、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八月初三日出生於今山東省日照市;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於周首都鎬京,歲壽139歲。陵冢位於陝西省鹹陽市周陵鄉,距離文王陵1公里。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姜太公祠內設有衣冠冢 莒國(又名呂國,是伯夷的分封國,屬於現在的山東省日照市)的附屬國。

商末伯夷

三千年前,秦皇島一帶正是孤竹國管轄的區域。這個古代方國建國很早,伯夷與叔齊歷經了商和西周兩個朝代。當時它的管轄區域,據考古資料表明,大體包括現在秦皇島市的全部,唐山市的東部和遼寧省的西南部,都城在現在的盧龍縣城附近。這個古老的方國當時的經濟,文化都比較發達,有大量飼養牲畜的畜牧業和可以用剩餘糧食釀酒的農產品。從這個國家取名觚竹來看,它是以兩種用以書寫的文具,借代作國名,這就反映了這個國家已經有比較高的文化。

夷齊讓國

到了商朝後期,在這個國家出現了夷齊讓國的美談。原來那時的孤竹國君生了三個兒子,孤竹國君姓墨胎氏,長子名允字公信,即後來諡號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達,即後來諡號為叔齊。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齊為嗣子,繼承他的事業。後來孤竹國君死了,按照當時的常禮,長子應該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卻說:“應該尊重父親生前的遺願,國君的位置應由叔齊來作。”於是他就放棄君位,逃到孤竹國外。大家又推舉叔齊作國君。叔齊說:“我如當了國君,於兄弟不義,於禮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國外,和他的長兄一起過流亡生活。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人們只好立了中子繼承了君位。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儒家學派,對他們的這種行為非常讚賞,評論這種事情說:“能以國讓,仁孰大焉,伯夷順乎親,叔齊恭乎兄。”對他們給以很高的評價。

不食周粟

為了躲避殘暴的商紂王、伯夷叔齊居住在北海之濱和東夷人一起生活。聽到西方伯主周文王興起,國內穩定,生產發展很快。他們高興地說:“應該從東夷回去了,我們聽說西伯的國內很安定,很適合老年人居住。”於是他們相約到周國去。但是走在中途,就遇見了周武王伐紂的大軍,原來這時周文王已經死去,周武王用車拉著周文王的木主奔襲商紂。他們二人大失所望就叩馬而諫說:“父死不埋葬,就動起武來,這能算作孝嗎?以臣子身份來討伐君主這能算作仁嗎?”武王的衛兵要殺害他倆,軍師姜尚勸解說:“這是講義氣的人呀,不要殺害他們。”就把他倆扶走了。後來周武王與商紂王大戰於牧野,血流飄杵,由於商紂王陣前的奴隸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滅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這正是公元前1046年。伯夷叔齊認為這種做法太可恥了,發誓再不吃周朝的糧食。但是當時各地都屬於周朝了。他們就相攜著到首陽山上採薇菜吃。在採薇菜時,他們還唱著歌說:“上那個西山哪,采這裡的薇菜。用那強暴的手段來改變強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這樣作算是對呀?先帝神農啊,虞夏啊!這樣的盛世,恐怕不會有了。我們上那裡去呢,真可嘆啊!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於是就餓死在首陽山之上。他們的讓國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當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說:“古之賢人也。”又問:“他們對所作的事不覺得後悔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仁,沒有什麼後悔的。”後來又進一步的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如今稱之,其斯之謂與。”原來伯夷叔齊的行為正符合儒家的價值觀。儒家認為,人生價值不在於你能獲得什麼功名利祿,而在於你對社會作出了什麼貢獻,在後世對你的評價中來體現人生價值,這就是所謂的留名千古。所以孔子強調說:“伯夷叔齊……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賢而能若是乎!”

歷史評價

歷史評價

伯夷、叔齊獨行其志,恥食周粟,餓死首陽山以後,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許多名人,包括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史學家、藝術家、文人學者、帝王將相紛紛以各種形式歌頌、褒揚伯夷、叔齊。
1、用文字的形式記載伯夷、叔齊。
孔子、孟子、墨子、管子、韓非子、莊子、屈原、司馬遷韓愈等等,對伯夷、叔齊都有著述。現簡述如下。
孔子在《論語》中曾先後多次讚頌伯夷、叔齊,評價伯夷、叔齊“古之賢人也”,“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並評價夷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孟子評價夷齊為“聖之清者”。管子曰:“故伯夷、叔齊非於死之日而後有名也,其前行多備矣"。韓非子曰:"聖人德若堯舜,行若伯夷"。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把《伯夷列傳》作為人物列傳的首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寫過一篇《伯夷頌》,讚頌伯夷、叔齊。
2、用詩詞的形式謳歌伯夷、叔齊。夷齊的讓國精神和恥食周粟的高尚氣節,使各代詩人深受感動。他們題詩作賦,詠頌伯夷、叔齊。見於文字記載的,詠頌伯夷、叔齊的詩多達近百首。著名詩人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司馬光、文天祥、劉伯溫、顧炎武等都有傳世佳作讚美夷齊。
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在《九章·橘頌》中把夷齊作為自己為人處事的榜樣,“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廣州刺史吳隱之上任之前,聽說廣州城外有一泉,人稱“貪泉”。傳言赴廣州作官者,若飲此泉之水,就會變成貪官。吳隱之上任伊始,就痛飲三瓢貪泉之水,並賦詩一首,以言其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吳隱之也終於沒有成為貪官。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俘囚禁期間,曾寫過一首《和夷齊西山歌》。“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北方之人兮,為吾是非矣。異域長絕兮,不復歸矣。
風不至兮,德之衰矣。”元兵統帥勸降時說,“國己亡矣,殺身以尚,誰復書之?"文天祥正言以答:"商非不亡,夷齊自不食周粟。人臣自盡其心,凱問書與不書?”並詠詩抒懷:餓死真吾事,夢中行採薇。伯夷、叔齊的事跡,不僅在國內產生了廣泛影響,也影響到周邊國家。清代,朝鮮使者柳夢寅寫過一首《夷 齊 廟》,“首陽蒼翠郁嵯峨,灤水悠悠也自波。土俗尚聞孤竹廟,邦人能唱採薇歌。一時賢士知俱出,萬古高名問孰多。此地清風吹不盡,荒台只是舊山河。”“ 邦人能唱採薇歌”,說明當時朝鮮人對伯夷、叔齊是相當崇拜的。
3、用美術、書法等藝術形式描繪伯夷、叔齊。
南宋著名畫家李唐以伯夷、叔齊恥食周粟,採薇而食,最後餓死首陽山為題材,畫了一幅《採薇圖》。此畫系國家一級文物,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採薇圖》刻劃的是伯夷、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寧死不願意失去氣節的精神。圖中描繪伯夷、叔齊對坐在懸崖峭壁間的一塊坡地上。伯夷雙手抱膝,目光炯然,堅定沉著;叔齊上身前傾,表示願意相隨。伯夷、叔齊均面容憔悴,身體清瘦。肉體上由於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飢而受到極大的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卻絲毫沒有被困苦壓倒。圖中人物刻畫生動傳神,森森然正氣溢於毫端。這幅畫的創作年代,正是南宋與金國對峙的時候。一些朝廷官員喪失民族氣節,主張投降。李唐則以這幅畫的形式弘揚高尚氣節,譴責投降變節的行為。《採薇圖》傳世於宋、元、明、清各個朝代,晚清入宮,至今已近千年。 繪畫大師徐悲鴻稱讚《採薇圖》“為繪畫史上的極峰。”《採薇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華夏文明的驕傲,同時又是炎黃子孫高尚氣節的展現,同時也可以說是孤竹文化的延續。
北宋名臣范仲淹曾書寫過《伯夷頌》長卷,後為秦檜所藏,輾轉多人後,清代入宮。1949國民黨逃往台灣,將其帶到台灣。繼范仲淹書《伯夷頌》之後,元代書法家鄧文原也書有《伯夷頌》。 “先哲吾師表,斯文古鼎銘。義形扣馬諫,書勝換鵝經。故事征皇祐,鄉祠謁仲丁。登堂睹遺墨,山雨颯英靈.心田垂世遠,手澤歷年殊。誰購山陰序,真還合浦珠。身惟名不朽,書與道同符。諸老珍題在,猶堪立懦夫。蜀後學鄧文原頓首。” 鄧文原書《伯夷頌》,現存故宮博物院。
在上海博物館,保存著一件明代崇禎年間景德鎮燒制的《青花瓷伯夷、叔齊人物故事筆筒》,是我國珍貴文物之一。此件高21.9厘米,口徑18.4厘米,底徑為16.8厘米。整體直身,內外均施白釉。筒身四周以青花繪製,是一件典型的十七世紀明晚期景德鎮精美青花瓷製品,彌足珍貴,堪稱國寶。以伯夷、叔齊人物故事為題材的瓷器、銅器、雕刻,明清時期還有很多。
4、以廟宇的形式祭祀伯夷、叔齊。
以廟宇的形式祭祀伯夷、叔齊,最早源於何時,已無從考證。清康熙永平知府彭士聖《重修清節祠碑記》云:"自漢熹平五年已有祠。唐天寶七載祀義士八人於郡縣。崇祭則自此始。《水經注》為北魏時所著,《水經注》記載,“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側。”說明北魏時期已有孤竹祠。孤竹祠無疑是祭祀伯夷、叔齊的祠堂。前蜀韋莊《鷓鴣》詩中有“ 孤竹廟前啼暮雨”句。韋莊,五代前蜀詩人、詞人。因《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孤竹廟於孤竹祠應為同物。唐代詩人李頎有《登首陽山謁夷齊廟》詩一首,“古人已不見,喬木竟誰過。寂寞首陽山,白雲空復多。蒼苔歸地骨,皓首採薇歌。畢命無怨色,成仁其若何。”說明唐代已正式以夷齊廟命名。據《永平府志》記載,宋大中祥符四年曾訪廟遣官致祭。清惠、仁惠諡號則封於政和三年。元至順元年頒廟額曰"清聖古廟",久廢。曾移於郡城內東北隅為明洪武九年,郡丞梅珪所建,未幾復廢。景泰五年,郡守張茂乃重建於孤竹故城。成化九年郡守王璽請於朝,賜今額御定祭文。而後,到明末清初,又經過五次較大規模的復修。祭祀伯夷、叔齊,見於記載的帝王,就有元世祖、明憲宗、清聖祖、清高宗、清仁宗五位。他們到夷齊廟祭祀伯夷、叔齊,或頒以祭文,或題寫詩篇,都十分莊重。這些祭文、詩文,史志中都有記載。到夷齊廟祭祀伯夷、叔齊的達官貴人、文人學者、平民百姓,包括國外志士仁人,更是不計其數。

與儒家的淵源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數千年來經久不衰,影響著中國乃至東方世界的經濟、政治與文化生活。孔子屬於全世界的孔子,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屬於全世界的精神財富。在中國,最偉大,最被人們公認的思想家就是孔子,影響最大,傳承最廣,最長久的思想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大體可以用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九個字來概括。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思想淵源又是什麼?他是受什麼思想德影響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呢?
伯夷、叔齊死後,見於文獻記載的,最早讚美伯夷、叔齊的人就是孔子。孔子在《論語》中曾先後多次讚揚伯夷、叔齊。“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怨乎?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對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有哪些影響?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仁”。伯夷、叔齊兄弟讓國,充分體現了“仁”的道德標準。孔子也讚揚他們“求仁得仁”。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道德表準也是“仁”。第二,“義”。讓國,首先就是“義”字當先的,行為是無比高尚的。第三,“禮”。伯夷、叔齊“恥食周粟”,寧死全仁,用孔子的話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這就是儒家提倡的“禮”。第四,“孝”。伯夷以父命為尊,寧可不作君王,也不違背父親的遺願,這就是“孝”。兄弟讓國,體現的是“悌”。不難看出,孔子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都能從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中找到源頭。從這些佐證,完全可以看出,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是孔子儒家思想形成的基礎,孔子儒家思想是東方世界的道德源泉。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也就是名副其實的東方德源。

對周邊的影響

伯夷、叔齊故事的廣泛傳播,在周邊國家的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1、伯夷、叔齊對朝鮮的影響
傳說殷商滅亡後,箕子從孤竹國帶走數以萬計的孤竹臣民,奔赴朝鮮,並建朝鮮國。同時也把伯夷、叔齊 的故事帶到朝鮮。漢武帝時期,曾征討並統治過朝鮮部分地區。朝鮮全面吸收漢文化,伯夷、叔齊對他們影響很大。1473年,朝鮮成宗四年,漢學家李邊受成宗之命編撰《訓世評話》,共編有65則古代故事,主要取材於中國古書,其中就有《伯夷、叔齊》篇。後此書多次再版,對朝鮮社會民眾影響深遠。明清時期,不少朝鮮詩人學者拜謁夷齊廟,題寫詩文,謳歌伯夷、叔齊。
2、 伯夷、叔齊對日本的影響
日本江戶時代,德川光國愛讀《史記》,尤其敬慕伯夷的氣節。明朝末年,德川家先祖建“得仁堂”,將伯夷、叔齊的木雕像安置在堂內,並據孔子評論伯夷、叔齊所說的“求仁得仁”而將其命名為“得仁堂”。
日本江戶時代赤穗四十七義士為主人報仇,然後集體剖腹自殺。日本小說家宮城谷昌指出:“義人”之說,實出《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武王伐紂,伯夷、叔齊扣馬而諫,太公沒有殺他們,還稱他們是“義人”。從這些,也看出伯夷、叔齊故事對日本的影響。
3、伯夷、叔齊對越南的影響: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置南越九郡,推行儒學教,伯夷、叔齊自然也隨之影響到越南。
元代,越南狀元莫挺之曾寫《扇子銘》,奉君命出使元朝,時因為其貌不揚而受到元朝文武官員藐視,正逢外國有使者進奉扇子,於是題寫《扇子銘》,自比為伯夷、叔齊。可見他是熟知並崇尚伯夷、叔齊的

讚頌詩歌

九章·橘頌
【戰國-楚】屈 原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
紛縕宜修,姱而不醜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讀史述·九章·夷齊
【晉】陶淵明
二子讓國,相將海隅。
天人革命,絕景窮居。
採薇高歌,慨想黃虞。
貞風凌俗,爰感懦夫。
雜曲歌辭·少年子
【唐】李 白
青雲少年子,挾彈章台左。
鞍馬四邊開,突如流星過。
金丸落飛鳥,夜入瓊樓臥。
夷齊是何人,獨守西山餓。
讀 古 史
【唐】白居易
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
歲晏薇已盡,飢來何所為?
坐飲白石水,手把青松枝。
擊節獨長歌,其聲清且悲。
櫪馬非不肥,所苦長執維。
豢豕非不飽,所憂競為犧。
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飢。
首 陽 山
【唐】胡 曾
孤竹夷齊恥戰爭,
望塵遮道請休兵。
首陽山倒為平地,
應始無人說姓名。
題夷齊廟
【宋】司馬光
夷齊雙骨已成灰,
獨有清名日日新,
餓死溝中人不識,
可憐今古幾多人。
和夷齊西山歌
【宋】文天祥
小雅盡廢兮,出車採薇矣。
戎有中國兮,人類熄矣。
明王不興兮,吾誰與歸矣。
抱春秋以沒世兮,甚矣吾衰矣。
和夷齊西山歌
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
北方之人兮,為吾是非矣。
異域長絕兮,不復歸矣。
鳳不至兮,德之衰矣。
釣 台
【明】劉 基
伯夷清節太公功,
非處非邪豈必同?
不是雲台興帝業,
桐江無用一絲風。
清 節 祠
【元】徐瓊
國統人推仲子承,
首陽甘餓有餘情。
兩逃兄弟彝倫重,
一諫君臣大義明。
殷地既非薇自老,
周邦雖有粟無生。
故墟古廟昭旌額,
篡逆相過愧豈生。
謁夷齊廟
【明】韓應庚
清聖非苦節,灑見綱常先。
君父固攸重,子臣情堪憐。
此情不自己,奚恤後譽延。
邈矣採薇事,市朝已數遷。
誰招餓夫魂,廟食首陽顛。
寒松復碧瓦,古殿生黃煙。
遺像儼生存,咫尺手足連。
拱拜瞻容色,恭遜藹周旋。
盤無周室粟,隴有洞山田。
粢盛戒清酤,伏臘擊肥鮮。
光燦北海濱,歷歷三千年。
高風自長久,污世空顛沿。
所以嗟貪夫,身沒名不傳。
封神演義》中對伯夷叔齊的贊詩:
昔阻周兵在鹹陽
忠心一點為成湯。
三分已去猶啼血,
萬死無辭立大綱。
水土不知新世界,
江山還念舊君王。
可憐恥食周朝粟,
萬古常存日月光。

其他資料

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 為商末孤竹君之長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以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盡往歸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興兵伐紂,二人叩馬而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武王手下欲動武,被姜太公制止,說:「此義人也」,扶而去之。後來武王克商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伯夷頌

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於一國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蓋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於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則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窮天地亘萬世而不顧者也。昭乎日月不足為明,**乎泰山不足為高,巍乎天地不足為容也!當殷之亡、周之興,微子賢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聖也,從天下之賢士與天下之諸侯而往攻之:未嘗聞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為不可。殷既滅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獨恥食其粟,餓死而不顧。繇是而言,夫豈有求而為哉?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彼獨非聖人,而自是如此。夫聖人乃萬世之標準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獨行,窮天地亘萬世而不顧者也。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於後世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