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密茨凱維奇

亞當·密茨凱維奇

亞當·密茨凱維奇(Adam Mickiewicz),波蘭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波蘭十九世紀最偉大的詩人,革命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當·密茨凱維奇
  • 外文名:Adam Mickiewicz
  • 國籍:波蘭
  • 出生地:立陶宛諾伏格羅德克附近查阿西村
  • 出生日期:1798年12月24日
  • 逝世日期:1855年11月26日
  • 職業: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
寫作經歷,人物生平,童年,大學時代,19世紀20年代,19世紀30年代,19世紀40年代,晚年,作品特色,人物評價,

寫作經歷

1820年創作的《青春頌》,標誌著波蘭浪漫主義文學的興起。1822年第一部詩集《歌謠和傳奇》,據民間故事寫成。1823年他的第二部詩集出版,收有長詩《格拉席娜》和詩劇《先人祭》第二、第四部。《先人祭》第二部通過古老民間祭祀儀式,反映了農民對惡霸地主的復仇和民間的道德準則,第四部描寫青年古斯塔夫失戀後的痛苦,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和抒情特點。1826~1828年,出版《十四行詩集》和長詩《康拉德·華倫洛德》;後者是一部以復仇為主題的英雄史詩 ,引起沙俄統治集團的密切注意,他不得不逃離俄國。1829年到達羅馬,途經德國時,曾去魏瑪拜訪歌德。1830年11月,華沙爆發的反俄起義失敗後,寫出《先人祭》第三部,熱情歌頌波蘭愛國青年的英勇鬥爭精神,揭露沙俄統治集團的殘暴偽善和波蘭民族敗類的為虎作倀行為。1832年起定居巴黎,積極從事各種愛國文化活動,先後主編了《波蘭巡禮者》和《人民論壇報》。1834年完成他最重要的作品《塔杜施先生》。這部長詩以 1811 年和1812年的歷史事件為背景,通過立陶宛地區兩大仇家的年輕一代塔杜施和佐霞的戀情以及這兩大家族的結仇與和解,廣泛反映了波蘭貴族的生活和爭鬥,以及波蘭愛國志士反抗沙俄侵略的團結戰鬥精神。長詩洋溢著愛國激情,對人物性格和自然景色作了動人的描繪。19世紀40年代任瑞士洛桑大學和法國法蘭西大學的文學教授。
亞當·密茨凱維奇

人物生平

童年

亞當·密茨凱維奇出身於小貴族家庭,從小就了解祖國的悲慘命運,熱愛民歌和民間傳說。

大學時代

1815年他進了當時立陶宛的文化中心維爾諾大學,學習語言文學,還先後加入大學裡的秘密愛國團體“愛學社”和“愛德社”,決心“為了祖國、學識和正義”而奮鬥。密茨凱維奇在中學時代開始寫詩,早年醉心於伏爾泰、歌德、席勒和拜倫等人的作品。

19世紀20年代

大學畢業後寫成他最早的浪漫主義抒情詩《青春頌》(1820年),號召青年們起來推翻舊世界,建立新生活。這首以“自由的曙光,我向你致敬!救星的太陽正跟著你上升!”為結尾的詩,立即在進步的波蘭青年當中廣泛流傳,而且在1830年華沙起義時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1822年,密茨凱維奇的第一本詩集出版,其中收有歌謠和傳說等。詩集反對當時在波蘭文壇占統治地位的偽古典主義的傳統,成為波蘭浪漫主義詩歌的第一次集中表現,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富於民間文學色彩。1823年,第二本詩集出版,包括兩篇重要作品:敘事詩《格拉席娜》和詩劇《先人祭》第二、四兩部。《格拉席娜》是一篇取材於十四世紀的“立陶宛故事”,歌頌立陶宛的美麗勇敢的女英雄格拉席娜,她為了保衛祖國,在和日耳曼十字軍騎士搏鬥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詩句《先人祭》第二部通過民間祭祀祖先的禮俗,描寫幾個亡魂的遭遇,反映出農民對地主殘酷壓迫的嚴正抗議和報復,並表達了作者的民主思想。第四部寫青年古斯塔夫失戀的痛苦與不幸,是一篇浪漫主義的愛情悲劇,作者還沒有突破追求“個人解放”、“個性自由”的框子,同時也可以從詩中看出歌德和席勒對他的影響。
1823年十月,密茨凱維奇因為參加秘密團體的愛國活動被沙皇當局逮捕,次年十月流放到俄國,前後將近五年之久。在彼得堡,他和十二月黨詩人雷列耶夫等人很接近。1825年,他訪問南俄的敖德薩和克里米亞等地,寫成一組《克里米亞十四行詩》(1826)。組詩富有東方色彩,流露出詩人對祖國的懷念。1826年十月,他和普希金在莫斯科相識,結成知交。1828年,長詩《康拉德·華倫洛德》出版。詩人通過康拉德為了雪恥報仇詐降十字軍騎士團,從內部打擊敵人使其遭到慘敗的故事,歌頌立陶宛人民的英勇鬥爭,此外,詩中又反映了俄國十二月黨人的革命活動。康拉德這個民族英雄的浪漫主義式的個人反抗,表現了拜倫對作者的影響。彼得堡審查機關不慎放過了《康拉德·華倫洛德》,但是華沙警察當局嗅出它的味道,向沙皇政府告密。詩人的朋友們擔心他再遭迫害,設法幫助他提前離開俄國。他先後到了捷克、德國(在魏瑪訪問過歌德)、瑞士和義大利等處,從此流寓國外,直到逝世。

19世紀30年代

1830年11月華沙起義爆發時,密茨凱維奇正在羅馬,他立即啟程回國,但抵達波茲南時起義已被鎮壓。他先停留在德國的德勒斯登,1832年遷居巴黎,專事寫作。這個時期,詩人創作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先人祭》第三部(1832)和敘事詩《塔杜施先生》(1832-1834)。《先人祭》第三部完成於德勒斯登,它雖然是早年所寫詩劇的續篇,但主題完全不同,詩人寫信給一位朋友說:“我打算寫出我們祖國遭受迫害和磨難的全部歷史。”詩中記述了1823年作者被拘捕的情形,控訴了沙皇俄國對波蘭的侵略和血腥統治,也反映了華沙起義失敗後波蘭人民遭到的迫害和大屠殺。主人公康拉德再不象以前的古斯塔夫一樣為失戀而痛苦,他受到華沙起義的影響,走上參加社會鬥爭和為祖國獻身的道路。用他獨白中的話來說:
如今我已把我的靈魂和我的祖國連在一起,
…………
我和祖國是一個整體。
我的名字叫做千百萬人——正是為了愛千百萬人,
我才如此痛苦,忍受酷刑。
我看著我可憐的祖國,
像兒子看著被車裂而死的父親;
我忍受著整個民族的苦難,
像母親感受著腹中胎兒活動的陣痛。
密茨凱維奇最後一部傑作《塔杜施先生》又名《在立陶宛的最後一次襲擊》,它以1811至1812年的歷史事件為背景,描述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波蘭貴族的生活和經歷。它通過立陶宛兩個有世仇的大家族的年輕一代——塔杜施和佐霞的戀愛故事,反映出波蘭小貴族階級的沒落和舊的歷史時代的終結,預示新的資本主義社會即將誕生,又講到在1812年拿破崙和俄國作戰的年代裡,波蘭愛國志士怎樣為了祖國的復興而反對沙皇。詩中充滿著對祖國的熱愛,號召消除世族間的仇恨和紛爭,團結起來爭取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全詩富有抒情成分,對詩中人物以及波蘭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都作了極為生動的描寫。這部長詩是密茨凱維奇創作道路的最高峰,也是他從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的一座里程碑。

19世紀40年代

1840年,密茨凱維奇在巴黎大學開講斯拉夫文學史。他一度受到神秘主義宗教思想的影響,甚至放棄了寫作。由於歐洲各國革命特別是1848年革命運動的高漲,詩人終於擺脫神秘主義,重新投入鬥爭。1848年,他去羅馬組織波蘭軍團,為義大利和波蘭人民反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而戰。1849年,他在巴黎創辦《人民論壇報》,寫過許多政論文章,主張各族人民結成革命聯盟,共同反對專制制度。他對社會主義表示同情,認為“社會主義是一個嶄新的詞,舊社會和它所有的代表者假如不了解這個詞的意義,都會在這個詞里讀到死刑的判決……。”他又說:“社會主義是一個嶄新的現象,它表現了舊社會的人們所不能理解的新的嚮往和新的熱情……。”

晚年

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後,詩人於1855年去到君士坦丁堡,準備再次組織波蘭軍團,為祖國的解放而戰,不幸染上霍亂症,同年十一月死在當地。
密茨凱維奇一生經歷了逮捕、監禁、放逐、流亡,最後客死異鄉。他的生活和創作中始終貫穿著一個理想,就是爭取祖國的解放。他給偽古典主義以有力的打擊,為波蘭的積極浪漫主義文學奠定了基礎。在他後期的創作中,現實主義因素不斷增長。

作品特色

亞當·密茨凱維奇的作品中貫穿著爭取祖國解放的理想。他的詩想像瑰麗,描寫生動,形式通俗,為波蘭積極浪漫主義文學奠定了基礎。

人物評價

魯迅稱他為“在異族壓迫之下的時代的詩人,所鼓吹的是復仇,所希求的是解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