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地貌

乾旱地貌

乾旱地貌是指乾旱氣候區發育的地貌。乾旱區年降水量一般不超過200-250毫米,且多以暴雨形式降落。植被稀少,晝夜溫差大,物理風化作用強烈,風力強,荒漠發育。其地貌以風成地貌和暫時性流水地貌為主,如沙丘戈壁,乾沖溝和洪積扇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旱地貌
  • 所屬學科:地理學
  • 套用學科:地質學
  • 套用領域:地質地貌學
名詞介紹,乾旱,地貌,基本分類,形成原因,風化作用,風沙作用,典型地區,荒漠,雅丹地貌,簡介,詳細說明,喀斯特地貌,

名詞介紹

乾旱

僅僅從自然的角度來看,乾旱和旱災是兩個不同的科學概念。乾旱通常指淡水總量少,不足以滿足人的生存和經濟發展的氣候現象。乾旱一般是長期的現象,而旱災卻不同,它只是屬於偶發性的自然災害,甚至在通常水量豐富的地區也會因一時的氣候異常而導致旱災。乾旱和旱災從古至今都是人類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即使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它們造成的災難性後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類的經濟發展和人口膨脹,水資源短缺現象日趨嚴重,這也直接導致了乾旱地區的擴大與乾旱化程度的加重,乾旱化趨勢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
乾旱地貌的蘑菇石乾旱地貌的蘑菇石
乾旱是因長期少雨而空氣乾燥、土壤缺水的氣候現象。

地貌

名詞解釋: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狀態。按其自然形態可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乾旱地貌乾旱地貌
名詞詳解:地表起伏的形態,如陸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大陸架大陸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脈等。根據地表形態規模的大小,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大陸與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單元,較小的地貌形態如有在流水和風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壟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對地理環境的其他要素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響。地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地貌發展變化的物質過程稱地貌過程,包括內力過程和外力過程。內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兩種營力,地貌是內力過程與外力過程對立統一的產物。根據形態及其成因,可將地貌劃分出各種各樣的形態類型、成因類型或形態—成因類型。地貌也叫地形,不過這兩個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區別,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總稱。地形起伏的大勢一般稱為地勢

基本分類

乾旱地貌一般分為岩石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荒漠地貌等,風成地貌等。
乾旱地貌乾旱地貌
雅丹地貌主要是受風力的作用而成的。雅丹地貌的形成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發育這種地貌的地質基礎,即湖相沉積地層。乾旱區的湖泊,在形成歷史中往往包括反反覆覆的水進水退,因而發育了上下疊加的泥岩層和沙土層。風和流水可以帶走疏鬆的沙土層,對堅硬的泥岩層和石膏膠結層卻作用有限;二是外力侵蝕,即荒漠中強大的定向風的吹蝕和流水的侵蝕。形成雅丹地貌的外力因素,一般認為是強大的盛行風在起主導作用,但這並不是單一的主導因素,有的雅丹地貌是風和流水共同作用形成的,比如龍城雅丹地貌。
荒漠地貌是荒漠地區各種地表形態的總稱。荒漠是指氣候乾燥,降水極少,蒸發強烈,植被貧乏,以及物理風化劇烈,風力作用強勁的現象,其蒸發量超過降水量數倍至數十倍。一是分布在南北緯15度-35°之間的副熱帶,是由高氣壓帶引起的乾旱荒漠;一是分布在北緯35°-50°之間的溫帶,暖溫帶,為大陸內部的乾旱荒漠。在副熱帶高壓帶下沉氣流控制下,由空氣極端乾燥形成。主要包括北半球的撒哈拉荒漠,阿拉伯荒漠,塔爾荒漠及墨西哥荒漠;南半球主要有南非的卡拉哈迪-納米布荒漠,澳大利亞中西部荒漠及南美的阿塔卡馬荒漠。溫帶荒漠包括蘇聯的卡拉庫姆,克孜爾庫姆,蒙古大戈壁,美國西部大荒漠以及中國西北荒漠。它們是由於地形閉塞,距海遙遠,海洋氣流不能伸入,使這些地區終年極其乾燥而成,因而又稱地形荒漠。
風成地貌是由風力對地表物質的侵蝕、搬運、堆積所形成的侵蝕形態和堆積形態,稱為風成地貌。包括風蝕地貌和風積地貌。世界上的風成地貌主要分布在乾旱、半乾旱的熱帶溫帶荒漠區。

形成原因

風化作用

地表岩石與礦物在太陽輻射、大氣、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顆粒細化、礦物成分改變,從而形成新物質的過程,叫風化作用。風化是剝蝕的先驅,對地貌的形成、發展與地表夷平起著促進和推動作用。可分為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
乾旱地貌-沙漠乾旱地貌-沙漠

風沙作用

包括風蝕作用、搬運作用、風積作用。風蝕作用包括吹蝕和磨蝕兩方面:風吹過地面,由於風壓力和氣流紊動而引起沙粒吹揚,這種作用,稱為吹蝕。風挾帶沙粒運移,對地表岩石進行挫磨,乃至鑽進岩石裂隙或凹坑進行旋磨,這種作用稱為磨蝕作用。風的搬運作用主要是通過風沙流即攜帶沙粒氣流的運動實現的。當風力減弱或風沙流遇阻,風中攜帶的沙粒沉降於地面,這種現象就是風積現象。充足的沙源與多風多大風的氣候特點相結合,使風沙作用成為乾旱區最主要的地貌外動力,並形成獨特的風沙地貌。

典型地區

新疆是典型的乾旱地貌區,基本類型為山地和盆地,山地約占新疆總面積的42.67%,盆地占57.32%。“其實新疆總體的地貌格局就可以用半個‘疆’字-‘畺’來表示。”遼寧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專家尹懷寧教授說,“即高大的山脈與廣闊的盆地相間排列。上面的‘一’為新疆北面的阿爾泰山;接下來的‘田’即為準噶爾盆地;橫亘中部的‘一’就是天山山脈,把新疆分為南疆、北疆兩部分;下面的‘田’和底部的‘一’則分別是塔里木盆地及崑崙山系。一句話,就是‘三山夾兩盆’。” 崑崙山系是帕米爾高原、喀喇崑崙山、崑崙山和阿爾金山的總稱,山勢高聳。巍峨的崑崙山是一座強烈隆起的荒漠性山地,高山寒凍風化作用較強,黏粒含量甚少。第四紀顆粒粗大的沉積物,組成山前巨大的沖積-洪積扇(暫時性或季節性洪流在山谷出口處形成的扇形堆積地貌),最寬處可達80公里。
乾旱地貌乾旱地貌

荒漠

氣候乾燥、降水極少、蒸發強烈,植被缺乏、物理風化強烈、風力作用強勁、其蒸發量超過降水量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流沙、泥灘、戈壁分布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緯15°~50°之間的地帶。其中,15°~35°之間為副熱帶,是由高氣壓帶引起的乾旱荒漠帶;北緯35°~50°之間為溫帶、暖溫帶,是大陸內部的乾旱荒漠區。荒漠氣候具有以下特點:①終年少雨或無雨,年降水量一般少於250毫米,降水為陣性,愈向荒漠中心愈少。②氣溫、地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大,多晴天,日照時間長。③風沙活動頻繁,地表乾燥,裸露,沙礫易被吹揚,常形成沙暴,冬季更多。荒漠中在水源較充足地區會出現綠洲,具有獨特的生態環境利於生活與生產。
荒漠帶的地貌作用營力主要有風化作用、重力作用、流水作用和風力作用4類。地貌的成因類型有島狀山 、剝蝕平原、剝蝕台地、乾荒盆和乾淺盆、洪積扇和洪積平原、龜裂土平原、鹽土平原、鹽湖、風蝕平原、風積平原等。根據荒漠組成可以分為岩漠礫漠、沙漠、泥漠鹽漠。乾燥剝蝕基岩呈岩漠;洪積扇、洪積平原多礫石,為礫漠,又稱戈壁;龜裂土、鹽土平原分別形成泥漠與鹽漠。組成物質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地貌景觀。荒漠地區從山地到山前平原,地貌呈有規律的分布 :山前剝蝕岩漠-洪積扇 、洪積平原礫漠帶-風積沙漠帶-乾鹽湖或鹽湖、鹽漠帶。荒漠植被為超旱生的半喬木、半灌木和灌木或旱生的肉質植物占優勢的稀疏植被。植被每年的產量極低,每平方米90克,它對荒漠動物群有重要作用。
系從熱帶北部到溫帶大陸腹地乾燥地區發育的荒漠群系之一,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沙漠。年降雨量非常少,多的地方也不超過200毫米。分布於亞洲大陸的東部、中部和阿拉伯半島非洲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以及南美和北美的西部、南部等地。約占地球全部陸地的25%。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一般都非常大,加之水分缺乏,以致形成了不利於一般植物生長的嚴酷條件。由於植物稀疏和土壤過程很弱,風沙移動頻繁發生,更助長了荒漠的形成。植物的種類一般雖隨地而異,但均是耐乾性強的種類;其中也有因形態奇特而著名的。戈壁沙漠的轉蓬(主要是沙漠草)、撒哈拉沙漠的耶里哥薔薇(Rose de Jericho)、菊科的齒子草屬(Odontospermum)、Pygmaeum和十字花科的Amastatica、卡拉哈里沙漠的千歲蘭屬(Welwitsc-hia)、亞利桑那(雨量稍多的半荒漠)的仙人掌沙漠植物都很有名。
荒漠環境不單單只是戈壁和沙漠兩種形式,還有一種較特殊的山地荒漠,主要包括我國青藏高原高原荒漠,天山山脈向平原延伸的山地丘陵地帶,伊朗高原蔥嶺地區等。

雅丹地貌

簡介

雅丹專指乾燥地區的一種特殊地貌。一開始在沙漠裡有一座基岩構成的平台形高地,高地內有節理或裂隙發育,沙漠河流的
沖刷使得節理或裂隙加寬擴大。一旦有了可乘之機,風的吹蝕就開始起作用了,由於大風不斷剝蝕,風蝕溝谷和窪地逐漸分開了孤島狀的平台小山,後者演變為石柱或石墩。旅遊者到了這樣一個地方,就象到了一個頹廢了的古城;縱橫交錯的風蝕溝谷是街道,石柱和石墩是沿街而建的樓群,地面形成似條條龍脊,座座城堡的景狀。這樣的“城”稱魔鬼城,古書中又稱為“龍城”。在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部有魔鬼城,有的規模還不小,令人驚嘆不已。

詳細說明

石柱(如前所述,有的石柱就是風成的)繼續遭受風的吹蝕而變成各種形狀。如果岩層近於水平且硬、軟岩層相間,軟岩層容易被剝蝕掉,硬岩層相對突出,象屋檐那樣,稱石檐。如果軟、硬層相間的岩層是陡傾斜的,那么就形成鋸齒狀的雅爾當地形。
如果組成石柱的岩石下軟上硬,兼之低處的風攜帶的沙多且沙粒粗大,高處的風攜帶的沙少且沙粒細小,風的吹蝕和磨蝕作用在石柱的上部和下部表現出明顯不同的結果:下部變得很細,象磨菇把,上段則成了蘑菇傘,形成蘑菇石。最後的結果,蘑菇把也被剝蝕掉了,蘑菇傘只靠著很小的一點接觸面積坐落在基岩上,看上去搖搖晃晃的,稱搖擺石。在球狀風化的配合下,兩塊圓古隆冬的大石頭只靠一個切點互相接觸,上面的圓石似乎風都吹得動,叫風動石,如福建東山島的花崗岩風動石。
雅丹地貌被認為是世界一大奇觀。

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喀斯特(Krast)一詞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岩高原的名稱,當地稱為,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該地而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