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1.受個人
偏見或局限性所限定的一特定的人所特有的主觀印象;
2.由大腦或
感官感覺內部的條件而引起,而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產生的主觀感覺;
3.藝術和藝術家、作品等表現個人的觀點或感情的主觀藝術;
4.主觀的事物展現;
5.近代哲學中對個體和主觀過分強調個人喜好的偏移。
6.醫學中指僅患者自覺,其它方法和人無法感知證實的資料。
記載
1.它指人的意識、精神,與“客觀”相對。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主觀和客觀是對立的統一,物質是抽離於萬事萬物的客觀實在,主觀能動地反映客觀,主觀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或阻礙的作用。
瞿秋白 《餓鄉紀程》八:“由主觀立論,一切真理--從物質的經濟生活到心靈的精神生活都密切依傍於‘實際’。”
2.它指人的認識不從實際情況出發,即主觀性。
趙樹理 《鍛鍊鍛鍊》:“剛才怨我太主觀,不了解情況先說話!”
區別
主觀指人的意識、精神;客觀指獨立於意識之外,或指認識的一切對象。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主觀和客觀是對立的統一,客觀是不依賴於主觀而獨立存在的,主觀能動地反映客觀,物質是抽離於萬事萬物的客觀實在,主觀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或阻礙作用。
中國的文字還是很有特色的。所謂“客觀”,顧名思義,就是觀察者為“客”。此時,被觀察事物的性質和規律不隨觀察者的
意願而改變。
所謂“主觀”是觀察者為“主”,參與到被觀察事物當中。此時,被觀察事物的性質和規律隨觀察者的意願不同而不同。
主客觀
例如,
阿門王身高1.8米,這是客觀;阿門王是高是矮?這是主觀。在普通人看來是高,在
姚明看來就是矮了。然而同時必須看到,“主觀的客觀性”:如果姚明認為阿門王是矮的,就不會認為一個1.7米的人是高的,只會是更矮。主觀隨客觀而形成和變化,它是有既定規律的,儘管這些規律很多還不為人們所了解。那么這些主觀形成變化的規律,它是不以人的意願改變的客觀。
所有客觀的事物都是可以被“測量”的,不可以被“評估”;所有主觀的事物都不可以被測量,可以被“評估”。所謂“測量”,一定是根據事物某種固有的屬性進行;所謂“評估”,一定是根據某種
先驗的價值觀進行。身高1.8米是阿門王本身的一種固有屬性,可以客觀測量,不能“客觀評估”,一旦評估就是主觀了。而高、矮這樣的概念不是阿門王本身固有的客觀屬性,而是人們的主觀評估。客觀解決“是什麼”的問題;主觀解決“好不好”,“怎么樣”“怎么辦”的問題。
舉例
價值、效用、勞動這些概念,這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它們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例如,無論一個身體怎樣的人,只要他搬動同一塊石頭走過同一個距離,那么可以認為他作的“功”是相等的。這是勞動的客觀性。“勞動耗費”對於不同人的評估是不同的。搬一塊大石頭,身體好,氣力大的人覺得耗費不大,需要的補償就小;身體差,氣力小的人就會覺得耗費大,需要的補償多。這就是主觀。
效用也是同時具有客觀和主觀。效用乾什麼的?滿足
欲望。欲望的產生就具有客觀性。肚子餓了想吃飯,困了想睡覺,而不會是餓了想睡覺,困了想吃飯,這就是客觀。餓和困,也分別源於不同的生理過程,餓的生理過程不能產生困的感覺,反之亦然,這也是
客觀。喝第一杯水時解渴,喝第二杯水時更解渴,這種規律也是客觀的,所以不可能反過來。喝水效用的飽和點也是客觀規律決定的。各個個體對於某事物的效用有不同評估,這是主觀。
既然勞動、效用都具有客觀性,那么以勞動和效用定義的價值也當然具有客觀性。具有客觀性,並不否定其也有主觀性。
問題
現在問:客觀和主觀,誰是第一性的?當然是客觀第一性,這和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是同義。離開了阿門王身高1.8米這個客觀測量結果,就無法作出高或矮的主觀評估。
經濟學和一切社會科學,既是主觀的,更是客觀的;既要研究主觀,更要研究客觀。
心理世界
概述
這裡談到的主觀,就是指主體本身的觀點,客觀,就是
客體、他人、外界的觀點。很多人常常把“客觀的”與“真實的”,等同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的客觀,往往具有“排除人為因素干擾的真實”的內涵,往往採用“科學的”測量、精密的儀器、中立立場出發的客觀描述等等,並且,大家通常認為,這樣的客觀才是真實可信的。但是,迄今為止,我們也沒有發現任何一種方法,可以真正衡量和測量出一個人真實的內心世界。心理測量方法浩如煙海,並且,還有很多人熱衷於發展新的心理測量方法。在醫學界,大家公認,如果一種疾病有眾多的治療方法的時候,通常說明這種病無法治療。於是,大街小巷貼滿狗皮膏藥般的專治腫瘤癌症等不治之症的小廣告。那么,心理測量方法的眾多同樣暗示,沒有什麼科學的心理測量,能夠真正了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沒有一個真正的心理治療師,是依靠心裡測量來深入了解坐在你對面的來訪者的。正是基於這樣的現實,就萌生出一種心理世界的
不可知論,認為我們永遠無法了解心理世界的真實,因為科學無法衡量心理。“在心理的世界裡面,主觀大於客觀”,甚至更極端點說:“在心裡世界裡面,主觀的就是客觀的”。我們通過自己的主觀世界,了解人類的心理世界,主觀,恰恰是照亮心理世界的一盞明燈、是通向心理世界的捷徑。是否承認心理世界中主觀性的重要性與核心性,是衡量一個治療師是否成熟的根本標誌。
舉例
當一個來訪者坐在心理治療師面前的時候,他會有許多所謂“非現實”或者“扭曲的”情感、意識、和行為,從“客觀的角度”講,是與現實不符合的、是不客觀的、是錯誤的、是需要糾正的。但從來訪者的角度講,他的所有這些情感或行為反應,都是合乎他的成長環境與經歷的,都是真實的、客觀的。比如,一個和男人在一起就過分忐忑不安的女孩,我們會覺得她太神經過敏,但在這個女孩的家裡面,女孩與父親的互動模式恰恰就是這樣的,父親通過投射認同,把對女兒的緊張傳染給女兒,她也會通過投射性認同機制,將這種互動模式“傳染”給她周圍的男人,於是,她和幾乎所有男人在一起的時候,都會出現她通過“自我實現的預言”可以證明的“我見他們緊張,他們也緊張,我們互相緊張、互相影響……,我是一個下流的女人,好像我在勾引他們。”典型症狀。這是一個女性恐男症的常見心裡動力學機制。一個了解“來訪者的主觀是客觀真實的”的治療師,絕對不會去提出這樣的發問或老大媽式的勸告:”男人有什麼可怕的?別緊張!男人喜歡女人是正常的!男人對你沒有反應,你別緊張了。”這些看似客觀的看法,實際上是治療師的理性與邏輯主觀,是最不客觀、最不真實的,是最沒同情心和專業素養的表現。這一方面反映了治療師對於人性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反映了治療師缺少對來訪者的真正共情。所以,一個真正的治療師,是第一個並且往往是唯一一個由衷地相信來訪者主觀的真實性與客觀性的人,他完全真正(而不是虛偽地)相信來訪者所描述的痛苦感受和體驗。那些激起這些情感的“家族歷史人物”,已經內化到來訪者的內心世界,是來訪者內心世界的真實人物,來訪者在和自己內心世界的重要歷史人物對話、互動。
心理成長
任何內心的創傷與情結,最終都可以追蹤並歸咎於一個人心理成長過程中,在心理、心靈層面曾經遭受到的真實的情感創傷與剝奪。在心理治療師眼裡,這個來訪者是正常的。說來訪者正常,不是基於浪漫的人本主義主義或
存在主義的人文信條,而是基於對來訪者成長經歷的了解,是基於對來訪者成長經歷與目前的情感反應之間的
因果關係的了解。每個人之所以成為他這個樣子,是因為他的家庭需要他成為這個樣子。他目前的這個樣子,才能最好地適應他的成長環境,他在那樣的環境和資源之內,只能“命運性”地成為那個樣子。
他曾經能很好地適應那樣一個環境,所以他的模式相對於對於那個環境,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這個來訪者離開家庭、步入社會,他的模式將會與社會慣常模式發生衝突,來訪者以這樣的模式在新的系統當中難以滿足自己的需要,來訪者面對改變模式的壓力,在自我調整失敗的情況下,他又正常地來尋找專家調整模式。對於一個這樣清醒、勇敢、明智的人,我們難道不認為他們正常正確嗎?所以,可以說,相信來訪者主觀的真實性,是治療師對來訪者產生初步共情的基礎。來訪者的主觀永遠不會犯真正的錯誤,希望這句話能成為所有治療師的這真正信念。
如何了解
如果以“來訪者的主觀就是真實的客觀”為前提,作為心理治療師,如何了解這樣的“主觀性客觀”呢?幸運的是,上帝賦予我們“主觀性”的同時,還賦予我們在情感上相互感染的能力,心理學術語將其稱之為“投射性認同”,通俗的解釋就是一個人的情感發出去之後,可以被另外一個人感覺到,並發出相應的反應。當一個來訪者坐在治療師面前的時候,他的那些“主觀性”情感,也會轉移、投射和感染給治療師。比如,前面講到的那個女孩子,面對男人忐忑不安,如果她的治療師恰好也是一男治療師的時候,這位治療師一定會感到一點緊張、一點性的吸引、一點壓抑又試圖爆發的沉悶。這些感覺和理智的分析或邏輯推理毫無關係,這些感覺可以說是一瞬間就產生的,不管這個治療師是否喜歡緊張是否願意被性吸引。如果你有耐心傾聽的話,你會發現,你的這些感受,恰恰就是來訪者本人的感受、以及來訪者與父親交往的時候所推測的父親的感受。
此時,治療師的主觀,感受到了來訪者本人、以及塑造來訪者的重要客體的真實的情感體驗。在這一關鍵的一瞬間,我們了解了關於她的全部故事,洞察了情感的聚集點--情結。這樣的了解靠的不是理智、科學、測量等“客觀指標”,但如果你摒棄理性、任情感沿著這個方向繼續跟隨,你會發現,她情感的小溪、河流、和大海……。一個精神分析師就是靠對這些無意識情感的流動的洞察,來了解坐在對面的來訪者的,是
精神分析治療師進行心理診斷的最核心依據。此時,主觀性反而成了一種最快捷、最準確、最真實、最直接的心靈溝通和了解的工具。治療師本人的主觀性,是治療師走向來訪者內心世界的最佳工具。同時,與來訪者互動時治療師本人的主觀性,也是了解自己的極佳工具。一個成熟的治療師,當受到來訪者的情緒感染的時候,應該是表面出現淺淺的波浪,很快就平復下來,深層依然穩定;但如果治療師自身有很多情結,也許就會和來訪者的情結糾纏不清,就會激起驚濤駭浪。優秀的治療師會及時對這樣的異常回應自省,從中發現自己的情結。及時清除自己內心世界的暗礁。所以,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在心理世界裡,我們要靠我們的主觀性,去了解來訪者的“主觀性客觀”。無論對於來訪者、治療師本人、還是心理治療過程,主觀性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好東西,一個最可以信賴的有價值的工具。
普遍性
這種在心理治療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主觀性的客觀性”有沒有某種普遍性呢?它是不是一個
宇宙法則呢?這將涉及一個敏感的哲學問題:我們的世界是我們造的嗎?或者說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個主觀的世界?其實,我們的世界都是按照我們的思想造的,可來源於原物刺激,比如,我們內心有一個樓房的圖像,我們再把這個圖像變成真實,我們的客觀世界,實際上是我們主觀世界的反映,主觀與客觀統一。我們對於世界的命名,基本上是基於我們對於世界的主觀感受。一些對偉大的發現並不是基於實驗,主要是主觀靈感,比如“苯環”的發現,還有“牛頓的蘋果”。…… 如果我們這樣推導下去,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客觀的,就是主觀的。
我們不要忘記,人腦是宇宙進化和生物進化的產物,推測這樣的進化過程當中,一定在大腦中留下一些痕跡,也許就是榮格稱之為“主觀性
集體無意識”或“客觀原型”的什麼東西,裡面埋藏著所有有關宇宙與生命的秘密。我們不需要到外面去尋找,我們只需要關注我們的主觀世界。這樣一來,我們就又可以說,“主觀的,也是客觀的。”我們把前後兩句話結合在一起,就是“客觀的,就是主觀的;主觀的,就是客觀的。”兩者本為一體,我們把他們分裂了,才會迷惑和執著。心理和心靈的世界,就是主觀層面的客觀,是用主觀的方式體驗和表達的客觀,因此,也必須用主觀的方式了解。心理世界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客觀世界,如果你想探索這個世界,必須對主觀性抱持謙卑的態度,必須有面對未知性更強的主觀性的大智大勇。
導致問題
承認心裡世界的“主觀客觀性”,勢必導致對於別人和自己的無條件接受。這種態度的轉變,也許會給心理治療帶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基於對於主觀性的尊重的與來訪者的共情,才是由衷的共情,才會激發來訪者的積極變化。這種主觀性客觀的態度,也使心理治療與哲學或宗教的終極
境界的聯繫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大我與小我如同客觀與主觀本為一體,小我中蘊含著大我,主觀中蘊含著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