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捷運1號線(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

上海捷運1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一般指本詞條

上海捷運1號線(Shanghai Metro Line 1)上海的第一條捷運,亦為上海軌道交通最為繁忙、最重要的大動脈,由上海捷運第一運營有限公司負責運營。該線於1993年1月10日建成南段(錦江樂園站徐家匯站)上行線,於1993年5月28日開始試運營;此後先後開通一期工程、南延伸段、北延伸段一期、北延伸段二期。截至2019年1月,該線途經寶山區靜安區黃浦區徐匯區閔行區5個區,全長36.89公里,共設28個車站,其中換乘車站9座,擁有梅隴車輛段1個車輛段和富錦路停車場1個停車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捷運1號線
  • 外文名:Shanghai Metro Line 1 
  • 標誌色:紅色
  • 開通日期:1993年5月28日
  • 運行時間:05:30-次日00:55
  • 軌道類型:捷運
  • 起止站點:莘莊站、富錦路站
  • 線路長度:36.89千米
  • 車站數量:28座
  • 車輛編組:8節編組A型列車
  • 運營機構:上海捷運第一運營有限公司
建設歷程,線路站點,車站列表,線路走向,運營信息,運營時刻,客運流量,設備設施,車輛設施,運行系統,獲獎榮譽,

建設歷程

1956年8月,上海根據中央關於防止帝國主義突然襲擊的指示,提出建造地下鐵道。23日,上海市政建設交通辦公室根據戰備要求編制提交《上海市地下鐵道初步規劃(草案)》,同時成立上海市地下鐵道籌建處。蘇聯城市規劃專家穆欣與上海市政府負責市政交通的李乾成秘密討論了地下鐵道規劃,用鉛筆畫出了橫貫東西和縱穿南北的兩條捷運線,縱穿南北即為1號線。
1963年,於浦東塘橋,進行了最早的捷運建設摸索和試驗。一片農田採用結構法用鋼筋混凝土管片襯內試挖了直徑4.2米的盾構,推了100多米的隧道,用於驗證粉沙性土質和淤混質粘土質中建設隧道的可行性。
1964年,在衡山公園附近,進行了捷運隧道和捷運站試驗。該捷運試驗工程代號為“60工程”,當時完全屬於保密工程。該車站大小僅80米×20米×20米,規模是按照3米深、寬卡列車編組的停靠來建造的,施工工藝為深井法施工。連線到衡山路時,再挖了兩根600米長的隧道,整個項目叫上海地下鐵道擴大試驗工程。由於該座車站和地底隧道規模較小,而且又太深,最終沒有融入到1號線的建設中,但對於之後捷運建設奠定了基礎。截至2014年,衡山公園地下仍保留著該設施。
70年代末,在漕溪公園的地底下,嘗試了第二條試驗隧道的掘進,投資4000多萬人民幣,上下行總長1290米。這段線路採用結構法修築地下連續水泥牆(方形隧道),與此後採用的盾構掘進(圓形隧道)有明顯不同。這段線路作為上海捷運1號線的正式線路使用。
1990年1月19日,上海捷運1號線經國務院同意,正式開工建設。
1993年1月10日,南段(錦江樂園站——徐家匯站)上行線建成,先通了一根隧道,鋪好鋼軌裝好接觸網。
1993年5月28日,南段上行線開始觀光試運營,用1列車來回跑,單程12分鐘。控制列車間隔採用的是最原始的“電話閉塞法”,票務員手工進行賣票、撕票。通車時,大批市民前來乘坐,上海北京天津之後成為中國大陸第三個擁有捷運的城市。
1994年12月10日,南延伸段工程開工,由區政府和上海市捷運工程建設指揮部共同建設,總投資6.2億元,閔行區承擔1.6億元。延伸段全部在閔行區境內,位於滬閔路以南、滬杭鐵路以北的兩路中間地帶,沿線設虹梅路站、蓮花路站、外環路站、莘莊站4個車站。全長5.25公里,為全封閉地面線。
1995年4月10日,一期工程(錦江樂園站——上海火車站站)全線通車試運營。7月,全線正式投入運營,線路總長達到16.1公里。
1996年12月28日,南延伸段(莘莊站——錦江樂園站)建成並試通車。
1997年元旦,實現虹梅路站至莘莊站和火車站站至虹梅路站的分段通車運營。
1997年7月1日,實現全線聯通運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